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绿色安康 > 正文内容

    推行项目精细管理 提升项目服务能力--石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行精细化管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1-24 10:56 来源: 字号: 打印

    2012年第66期(总第136期)

        安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12月24日


    推行项目精细管理  提升项目服务能力--石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行精细化管理

        为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石泉县卫生局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制定了《石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基本达到了“四精、五细、六化”目标。

        打造四精  服务群众
        人员精干:由于政策体制的影响,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一直没有得到充实,从事公共卫生人员大多都是不能胜任临床的老同志和临聘人员,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后,人员更是十分紧缺。县政府连续几年为基层卫生院招录公共卫生专职人员50余人,彻底解决基层人员年龄老化、业务生疏等问题,目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4岁,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部分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职称。
        业务精通:对新招录的50余名公共卫生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考核,考核合格的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考核不合格的进行跟班学习,直到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结合对口支援、万名医师培训、骨干医师培训、全科医师培训等项目,对在岗的公共卫生人员进行轮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全县公共卫生人员基本达到了业务精通、技术娴熟。
        数据精确:根据省市数据统计报表要求及实际需要,对项目服务数据统计报表进行了修改,要求村、镇、县三级每月上报统计数据,时时掌握全县服务动态。
    账目精细:制定下发了《石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全面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做到了拨付有依据、使用有计划、支出有票据。

        推行五细  开展工作
        岗位细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领域的社会科学,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善于沟通和表达,因此,卫生局在公共卫生定岗、定人时多方考虑,实行院长聘用制和任期目标制,工作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制,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灵活用人机制。
    责任细分:根据县镇村三级卫生机构各自的功能定位,对其责、权、利进行细分,形成了卫生行政部门领着干、业务主管单位抓着干、镇卫生院抢着干、村卫生室帮着干的良好局面。
        工作细化:对十一个项目进行认真解读,对项目的每一个工作任务、工作指标、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及资料的存放进行了细化,做到了学习方便、操作简单。
        任务细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工作任务繁重而复杂,为了做好项目的每一项工作,卫生局特邀党校老师对全县的公共卫生人员进行了“细节决定成败”、“重复的简单就是不简单”等专题演讲,全面提升公共卫生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
        服务细心:要求公共卫生人员仅仅不能为了一个目标和任务去干工作,而要本着为群众健康负责的态度工作,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作,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细心服务。

        实现六化  提高水平
        工作规范化:统一编写及制作了每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定义、工作制度、服务手册,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使全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达到规范化。
        服务流程化:从项目对象的发现、确诊、健康管理、健康评价、健康指导及健康处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规范了健康管理的流程,制作了项目管理流程图。
        协作紧密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涉及公卫、临床、中医、护理等多个医学领域,为全面做好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全科医师、责任护士、中医师和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为成员的责任医师团队,紧密协作,全面负责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工作。
        管理科学化: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县镇村三级的职责、权利、义务,同时对服务项目的工作方法、工作时限、工作步骤进行了统一安排,形成了卫生行政部门总揽全局抓、业务主管部门分项具体管、镇卫生院面面俱到认真做、村卫生室尽其所能协助办的科学管理模式。
        质量标准化:在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方案时,将所有项目指标提高到100%,在督导检查和考核时,严格对照标准,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均视为不合格,同时将督导检查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极大地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
        考核相互化:工作落不落得实,关键在于考核到不到位。近年来,卫生局在考核方面做了诸多创新,将县级业务主管单位管理交由基层卫生院打分,基层卫生院的项目服务进度、质量由县级业务主管单位打分,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考核模式,改变了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单一考核模式,使考核更加公平、透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屈孝旭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