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69期(总第139期)
安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12月27日
组建片区卫生服务中心 推行村医县聘镇管村用——石泉县两大举措强化山区村卫生室网底建设
2010年,石泉县通过房屋新建、改建、租赁和人员聘用等方式,完成了全县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并全部通过了省市验收。尽管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偏远山区村卫生室服务人口少、业务收入有限,加之部分村医从外乡聘用、离家较远,在生产、生活上存在诸多困难,村医退出、村卫生室瘫痪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山区村卫生室的现状已不能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适应医改深入推进的新形势。
为破解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石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胆创新,制定了“保基本、带偏远、全覆盖”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村级卫生建设和人才管理新模式,采取组建边远山区片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村医“县聘、镇管、村用”两项措施,努力构建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筑牢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网底。
举措一:强化基础建设,组建片区卫生服务中心
统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在基本卫生服务尚未覆盖的边远区域组建30个片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片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按1.5—2.5万元标准进行预算,用于办公用品、基本装备购置及房屋修缮等,切实解决偏远村卫生室机构不全的问题。
举措二:创新用人思路,推行“县聘、镇管、村用”
按“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原则,采取“县聘、镇管、村用”的办法和人才托管的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30名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以上的临床医生到片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县财政每年补助每名医生3.29万元(其中工资2.5万元、五金0.79万元),由县卫生局和所属镇卫生院对其进行管理,工资待遇按年考核后兑现。截至目前,30名村医全部到岗开展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