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汉阴县按照培育产业支撑增收、夯实基础保障增收、探索创新促进增收的思路,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确保全县农民2013年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净增1120元。
强化龙头带动,加快建设农业园区。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新启动3个示范园区建设,现有18个示范园区要全面提升,重点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农业项目,引导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园区,产业大户落户园区,务工能人返乡参与园区建设,使每个园区都有支撑作用十分明显的龙头企业。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力争全年流转土地6000亩。重点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的利益联结模式,种、养、加(工)相结合的循环产业模式,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和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努力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园区综合效益。
推进“一村一品”,夯实增收基础。坚持园区支撑、龙头带动、部门帮扶的思路,走“专、精、特、优”的路子,全县规划建设食用菌、豆制品、炕炕馍、粉条、蔬菜、林下养鸡、烤烟、农家乐等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使其成为一村一品建设的亮点工程。尤其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确保粮食产量达到9万吨以上,油料产量达到2.3万吨以上,全年发展核桃、魔芋、油茶、茶园各1万亩,为富硒食品加工提供原料。鼓励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加入养殖产业联盟,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力争全年生猪饲养量达到70万头,出栏40万头。加大项目扶持和服务,新发展设施蔬菜3500亩,蔬菜复种面积达到9.5万亩。稳定蚕桑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确保渔业产值达到1.8亿元。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扶持、示范带动的思路,建设杜仲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
改善生产条件,夯实发展基础。深入实施“水利振兴年”活动,力争全年申报争取水利项目投资4.7亿元以上,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洞河水库实现截流;发展节水灌溉2万亩;完成漩涡集镇堤防建设,启动汉阳段堤防建设,新建园区堤防4.3公里;实施县城水厂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赵家河等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安良、马家河等7座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平方公里,进一步增强水利支撑发展、保障民生的能力。建成县乡示范路30公里、农村示范路100公里、连户路230公里,实施5000亩基本农田建设、5000亩基本口粮田、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和1万亩土地整理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快实施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规划,实施好新增的15个整村推进扶贫连片开发项目村建设,提高18个村的扶贫互助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完成36个新农村示范村年度建设任务,全年实现9000人脱贫。
整合生产要素,创新增收机制。加大培育引导力度,采取农民合作创办、龙头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等方式,发展生产合作型、销售合作型、科技服务型和产供销一体型合作社,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0个。整合培训资源,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探索发展农村股份制集体经济,有效增加农民股份收益和务工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