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以重点突破加速“三化”步伐

    作者:叶飞 林荣虎 时间:2013-02-01 14:43 来源:紫阳县 字号: 打印

      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71.4%;紫阳富硒茶成为安康市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攀升到11.18亿元;城镇化率提高到35.2%。
      2011年以来,紫阳改变过去“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工作格局,着力抢抓各种政策机遇,紧扣市对县目标考核指标,紧扣那些关涉长远、影响全局的领域,整合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茶叶、魔芋、木本药材等主导产业培育;富硒食饮品、新型材料开发等骨干工业项目引进,归纳形成若干主攻方向,以重点工作的强势突破,带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整体推进。
      近年来,紫阳逐步完成了工作重心由传统农业向统筹城乡、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大转变。截止2012年底,该县规划的工业“五大旗舰”中,富硒矿泉水项目全面竣工投产;锆刚玉一期生产线建成投产、二期生产线开工建设;电解锰项目正稳步推进;恒佳板石和平、东木矿区投入试生产;钒钛磁铁开发项目已获省国资委批准。硒谷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全年新增5家企业入驻园区,入园企业总数达11户。新增规模企业7家,产值过亿元企业3家,规模企业达到25家。成立了康宏小额贷款公司;32家企业与驻县金融机构达成融资意向7.74亿元,落实贷款近2亿元。当年完成工业投资8亿元,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4亿元、工业总产值32.68亿元,增长52.9%。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23.4∶44.7:31.9,二产比重提高9.5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71.4%。
      通过抓品牌、强龙头、创新品、建基地,紫阳已基本形成“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格局。紫阳富硒茶成为安康市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并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成为全国第4枚同时具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品牌价值攀升到11.18亿元。借势出台紫阳富硒茶商标及市场管理办法,建立紫阳富硒茶品牌维护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多方合作,将富硒红茶、陕青茶推向规模化生产。全年茶叶产量达到3811吨,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发展设施蔬菜2000亩,魔芋种植2.8万亩,烤烟种植6227亩,厚朴建园5.2万亩,大水面养殖3000亩,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
      把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紫阳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蚂蝗梁、曹家坝、蒿坪新区及部分片区专项规划和18个集镇总体规划,基本明确了县域人口三分之一在县城、三分之一在集镇、三分之一住新村的城镇框架。2012年,该县重点推动以西门河大桥、紫阳港大桥、西门河新区、江南商业街、曹家坝物流中心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县城垃圾填埋场竣工运营,文笔山休闲公园一期、江南滨江步行长廊、县城亮化美化工程相继建成投用。建成机动车专业修配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和桥沟路蔬菜批发市场。全年安置避灾扶贫搬迁4945户19512人,建设集中安置小区47个,集中安置4123户;新建保障性住房2726套,解决150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共有1.25万农村居民进城入镇,城镇化率提高到35.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