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3+1”师徒式传帮带大学生村官

    作者:罗玲玲 时间:2013-02-04 10:25 来源:汉阴县 字号: 打印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本领和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确保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取得实效,汉阴县建立了由县镇领导、驻村干部、村主职干部联系传帮带的“3+1”师徒式帮带制度,为大学生村官成长铺设“快车道”。
      县镇领导为“思想导师”,通过不定期约谈的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向镇党委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明确工作目标,端正工作态度,协调解决开展农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积极上进。
      驻村干部为“工作导师”,指导大学生村官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他们从思想行动上尽快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实际需求。通过平时共同工作,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促其健康成长。
      所在村主职干部为“实践导师”,带领大学生村官走家串户,做到开展工作带在身边、重要活动引导参与、安排任务有的放矢,言传身教地向他们传授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基层工作能力,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帮助解决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传授村级事务工作经验,切实做到,思想上引、经验上传、方法上教、形象上带。
      通过“思想、工作、实践”三位导师的传帮带培养,全县2012年度在岗的76名大学生村官丢掉了学生气,融入农村基层这个“大熔炉”锤炼成长。在各级干部的帮扶下,大学生村官队伍中已有16人进入村“两委”班子,12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1人进入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殷乔伊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