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是全省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式启动后的第八天,副省长王寿森就来到了他的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点——旬阳县甘溪镇袁湾村,了解全村情况,与村上党员干部共同探讨如何从村上的实际出发,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深入扎实地搞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促进农村的发展。市上领导黄玮、刘建明、彭随义陪同检查调研。
午后的袁湾村,阳光明媚,暖意融融。王寿森来到村里后,就走进了乡亲们的大棚菜地。看到冬日里一棚棚绿油油的蔬菜,王寿森向正在菜地里忙碌的乡亲详细询问了”菜的价格”、“菜都卖到哪里”以及乡亲们对种菜技术掌握程度及年收入状况。当听说村里的菜很好销、村上成立了蔬菜协会、大家吃穿都没问题时,王寿森不停地笑着点头,同时鼓励大家不能满足。当他看到农户新修建的沼气池和干净整洁的圈厕时,他说一定要大力推广这种新能源建设,为农民居家创造良好环境;农户家园建设,要根据陕南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要充分考虑生活中像洗澡这类细节问题,使设计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更便于农民生活;同时要把建家与建好房前屋后的小桑园、小茶园、小橘园等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要搞好试点示范,每名干部包抓一户,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真正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过上比城里人更好的生活。
在与村上党员、干部座谈时,王寿森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是“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80年代初,各地在推进小康村建设中也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这次重提建设新农村决非简单重复,而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总体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王寿森强调,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切实解决好农村村支部如何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的问题、农村党员如何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应在带头勤劳致富、带头扶贫济困上先行一步;要解决好影响村上发展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要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卫生的水、放心的水,能看得起病,农民孩子能上得起学。在学习教育活动中,要本着少而精、管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搞好学习;要根据党员居住分布情况,采取灵活多徉的形式开展活动;要根据农民党员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一律化;要把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农村的政策法规、农业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王寿森要求,要在抓好党员学习的同时,对如何搞好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提前考虑;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村上的主要干部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要把握好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照政策办事。要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一个好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加支部的“三力”,要搞好“村务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使广大干部能公道正派为百姓办事,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大的问题,在农村工作中逐步形成一些好的制度和机制。各级组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工作,重视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县级领导要联村、部门要包村、乡镇干部要驻村,要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确保群众的满意。
王寿森针对袁湾村部分群众还没有吃上自来水的问题,专程踏看了村上目前的饮水工程,现场办公解决了村上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灌溉水渠建设、饮水工程建设以及道路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走访看望了村上因病致贫的困难党员。在袁湾村简陋的村级活动室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有的只是一杯清茶和农民兄弟与王寿森副省长之间拉不完的“家常”。整个座谈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当夜幕即将降临,王寿森一次次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时,乡亲们纷纷说,没有了、没有了,王省长的话句句都说在了咱心坎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