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安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作者:董良军 彭永辉 石建修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在万物复苏、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安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2月28日隆重召开。这是在“十五”期末,“十一五”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实现安康经济社会突破性发展,集中智慧、集思广益共谋大计的大会。
    上午9时,来自全市各县区、各条战线、各民族的334名人民代表,沐浴着惠风暖意,带着全市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重托,豪情满怀地步入安康影剧院会场,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科学描绘“十一五”发展的美好蓝图,为努力构建和谐安康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段吾勇主持大会。



    大会执行主席段吾勇主持大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市委书记黄玮



    市长刘建明作安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担任本次大会执行主席的黄玮、段吾勇、刘建明、刘维东、彭随义、吉东明、田广文、王炳润、卢杰火、程必呈、范从顺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领导、市法检两院主要领导以及原地区人大工委、政协工委领导熊邦高、骆源庆、 王安信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在安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十届人大代表,参加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大会。
    上午9时整,大会执行主席段吾勇宣布:安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场内代表们全体起立,雄壮激昂的国歌声震撼着每一位代表的心灵,从代表们一张张庄严肃穆的面孔上洋溢出不负使命的信心和决心。
    大会首先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建明所作的安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在近一个小时的报告中,开拓进取的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风格不时赢得代表们的热烈掌声。
    市长刘建明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共分四个部分:
    一、“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回顾;二、“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三、2006年工作的任务和重点;四、切实加强政府能力建设。
    在向大会报告“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刘建明说,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扎实落实“十五”计划和一届一次人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是我们积极探索建设绿色安康的发展路子,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奋起改变落后面貌的五年;是我们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理社会转型期的新矛盾新问题,连续战胜几年严重暴雨洪水灾害,在发展的征程中认真履职的五年;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十五”年均增长8.3%;基础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比“九五”增长1.76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69万亩、荒山造林15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750平方公里,依法关闭了43个污染严重的厂矿,新建了一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汉江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森林覆盖率由50.2%提高到55%;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建设累计投入33.5亿元,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签定招商合同594个,合同引资155亿元,完成投资66.7亿元,引入外资企业23户。安康的知名度和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400元,比“九五”末增加20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70元,比“九五”末增加522元;政府建设得到加强。
    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安康这样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市,要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真心诚意地维护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基层的辛勤劳动,自觉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
    关于“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刘建明在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省委、省政府“使陕南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地区”和“实现突破发展”决策的实施,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条铁路复线(西安-安康、安康-重庆、安康-武汉)、四条高速公路(西安-安康、安康-陕川界、316国道安康段及西汉高速宁陕段)、四座大型水电站(喜河、蜀河、旬阳、白河)陆续开工建设,不仅从根本上改善安康的基础设施状况,还将拉动我市经济的突破性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经济结构调整、消费方式转变,为我们发挥生态优势,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拓展了新的领域和空间。
    “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培育以药水游为先导的绿色产业,全力突破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产业化经营,加速工业化进程,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努力构建和谐安康。
    “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10年,生产总值超过240亿元,人均1000美元以上,从总体上步入小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50亿元(不含跨市项目),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一乡一两业、一村一两品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基础进一步牢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公共服务和民主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建成一批绿色产业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农家风情浓郁、家庭生活殷实的生态文明新村。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以药水游为先导的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秦巴医药、汉江水电、绿色食品、安康茧丝、金州矿产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明显改善。二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升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民航和地方公路“三横七纵”的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实现出境公路高速化、通县公路二级化、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汉江水质保持Ⅱ类标准,森林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环境友好型、生态效益型轨道。
    ——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改善,城镇化率达到35%。安康中心城市建设重心北移,江北新区骨架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县城为节点,以特色集镇为基础的城镇格局初步形成,辐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三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增强。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体系更加完善,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显著增加。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防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质量得到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普遍提高。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年均增加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年均增加150元。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矛盾得到缓解。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和谐。
    刘建明的报告着重提出了2006年工作的任务和重点。
    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净增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三农”工作,建设新农村。把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集镇建设、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率先启动100个示范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抓好以“小工程大群体”为重点的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通信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高度重视禽流感等疫病防治工作。以强村大户为重点力促畜牧产业的新发展。围绕畜、桑、茶、烟、药等主导产业建设,集中扶持培育引进一批实力雄厚、产业化程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专业乡镇、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好保护好农民捐资投劳修路、拉电、引水、兴办教育等公共事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狠抓基础项目建设,夯实加快发展平台。切实加强交通项目建设,全力支持铁路复线、安康铁路枢纽站、高速公路等中省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配合民航实现机场复航。实施“大路带小路”,全面建成平利-镇坪二级公路,新开工西汉高速石泉连接线二级公路,铺设县乡油路300公里,新修通村公路200公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公益林建设,完成造林50万亩。组织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保示范县项目。抓好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确定全市原生态河流保护方案。坚决关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矿小厂,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壮大特色工业,改善经济结构。培育秦巴医药、汉江水电、绿色食品、安康茧丝、金州矿产五大支柱工业。紧紧围绕深化国企改革、夯实工业基础、打造特色品牌三项重点,切实增强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尽快攻克国企大户改制难点。指导和帮助已改制的企业尽快完成职工身份转换,妥善解决社会保障和失业并轨等遗留问题。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积极引进大公司大集团,对国有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加快建设水电能源基地,推进汉江干支流开发。喜河电站第一台机组和支流6座电站年内并网发电,加快蜀河电站建设进度,力争旬阳、白河电站前期进点,完成金州和喜河330千伏输变电工程,配套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载能工业。大力建设GAP药源基地,提高绿色种养业产业化水平,把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有序地开发矿产资源,加大勘查力度,强化政府调控,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集约经营、清洁生产,做强做优矿产建材业。成立品牌建设协调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品牌开发的支持和指导。重点在生物制药和绿色食品上确定一两个骨干产品,切实发挥扩张效应。推进工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抓好一批工业重点技改项目。着力培育、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实现工业突破性发展。
    (四)加强城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从迎接重大发展机遇、实现城区防洪保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安康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心必须北移 。要以实施七里沟大桥、安康大道、滨江大道等重点市政项目为先导,迅速打开江北新区建设的局面,全面启动滨江片区开发,激活生物科技工业园区,改造提升铁路和水电片区,尽快实施一批市政配套项目,同步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转向江北,真正使江北成为我市“十一五”建设投资的热点。严格江南城区建设的规划控制,抓紧城堤公园、金州路、大桥路改造,开工南环东路和香溪大道,力促桥西广场动迁,启动双城广场建设,促进“重心北移,提升江南”布局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县城和重点集镇群建设力度,构建服务“三农”、促进产业发展的平台。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牢固确立规划的龙头地位,坚决刹住乱批、乱占、乱建,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五)做大生态旅游,提升三产水平。要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建立景区景点国家所有、行业管理、企业经营的运行机制,将开发前景广阔的景区景点推向市场,吸引大公司大集团投资开发,努力实现旅游业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运作为主的转变。将瀛湖库区建成生态环境示范区、特色产业精品园、汉水风情观光带和高品位“农家乐”集群,使之真正成为大西北的水上胜景。扎实推进瀛湖77平方公里环湖坡面的工程造林,力争通过五年努力,让大瀛湖山明水秀。加快重点景区的深度开发。打造安康至岚皋休闲度假游、安康至紫阳民俗风情游、安康至平利田园风光游三条精品线路。优先安排连接景区景点的交通项目,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强旅行社的管理和引导,规范景区景点等级评定,积极构建和申报国家高等级景区。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汉江龙舟节。有针对性地抓好淡季市场开发,促进旅游业持续均衡发展。依托旅游产业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提升改造宾馆饭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商品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促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金融保险、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认真研究消费趋势和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村集贸市场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监管,不断改善和努力扩大农村消费。
    (六)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放手发展非公经济。以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严格实行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真正行使国家对矿山、河流等重要资源的所有权;以完善流通体制为重点,深化商贸、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批发市场、区域市场和产地市场,促进商品集散交易;以理顺财政管理体制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结构,努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整合科研力量,组织对新产品研发、特色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联合攻关,支持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领办科技项目;继续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把优势资源、重点产品、开发项目推向市场,完善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力争当年引资20亿元。大力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吸引民营资本投向工业,参与国企改革,投资公用行业、基础设施、中介服务和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市贷款担保公司的作用,切实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融资困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放手发展民办教育。全力争取安康师专建院升本成功。整合市区教育资源,优化安康城区教育布局。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疾病防治体系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加强重大传染疾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控制。继续强化儿童计划免疫。抓好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严格医疗服务监管,遏制重大医疗事故发生。强化对药品招标采购的监督,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计划生育一把手负责、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制。认真兑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八)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置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探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的新途径,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依靠市场就业和自主创业。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对职工再就业和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予以免费培训。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劳务输出稳定在40万人的规模,其中有组织的输出达到15万人。提高城市低保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的补助标准,并从今冬开始,每户增加四个月每月50元的取暖补助。对城乡低保家庭子女考入大中专院校的给予救助。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用于背街小巷的改造及环卫保洁,下功夫解决路不平、灯不明、厕所脏的问题。继续抓好边远村落便民桥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障和义务教育方面的差距。从2006年开始,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补贴,对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实行与农村学生一样的免杂费政策。扩大实施平利、白河、石泉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三年时间,将全市250万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真正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我们的孩子不再落后在起跑线!继续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规避和减轻灾害损失。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保健品、药品和餐饮业市场监管。加强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切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及时侦破大案要案,依法打击犯罪,坚决铲除黑恶势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要通过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协调利益的能力、组织落实四种能力建设,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
    刘建明最后强调说,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激励着我们,新的任务召唤着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倍加珍惜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让我们都用自己的一片真诚、无私胸襟,为了成就绿色安康的建设大业,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共创美好明天!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迎接“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把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安康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上午10时,步出会场的代表们个个情绪饱满,意气风发。代表们普遍感受到,市长刘建明所作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亲民、为民、爱民的作风,令人信服,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动力支持和工作激情!




    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工作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