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汉阴县观音河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绿色农业主导产业建设为依托,围绕建设“经济雄厚、文明开放、充满活力”的汉阴绿色明星乡镇的总体工作目标,狠抓落实,使全乡呈现出一片大好局面: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初具雏形。
群众钱袋“鼓”起来
作为山区乡镇,农民要增收只能靠山吃山,在土地上做文章。为此,该乡党委、政府合理运用“引入、退出、提效”的市场机制,因地制宜,科学调整绿色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根本,主抓畜、桑、烟三大产业,兼顾发展林果、食用菌、中药材。
该乡党委、政府采取行政引导、利益驱动、政策扶持、配套服务、领导抓点、干部领办、大户带动、夯实任务、实行奖惩、纳入考核“十大”措施,强力推进绿色产业。为确保工作落实,该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乡长任副组长,其他副科级以上领导为成员的绿色农业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联村包抓责任制,并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到所联村督查绿色产业建设进度,帮助所联村解决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每年5月、10月领导小组成员带队分赴各村现场考核,确保了绿色农业产业的数量和质量。两年来,全乡共发展养殖大户81户,仅2005年就发展养殖大户51户,其中养猪大户44户(年出栏20头以上),养牛大户5户(年出栏10头),养羊大户2户(年出栏20只);养蚕5000张,2005年养蚕2600张;种烟551亩,2005年种烟351亩;发展薄荷、板蓝根、桔梗等中药材320亩。
绿色产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力促进了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全乡农业产值由2002年底的2012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2644万元,同比增长31%,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底的1442元上升到2005年的1920元,同比增长33%,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递增,2005年该乡信用社农民存款已达500万元。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不少农户由高山、环境恶劣的地方迁往公路沿线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居住,据统计,自2003初到2005年11月底,全乡新建砖混结构住房170余套,20000余平方米。
乡村面貌“靓”起来
如何改善全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容村貌改变,一直是观音河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入研究的课题。为此,该乡党委、政府坚持抓大项目、大抓项目,依托项目支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共完成投资450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370万元,自筹资金65万元,县奖补资金15万元,先后修建了观九中心校综合楼、二道河桥、改造了水田坝桥,完成了进步、义兴人饮工程,完成了合心、观音河、进步三个重点村建设,义兴、药王两个扶贫集中迁移点,一个易地扶贫工赈项目,修建了五座便民桥,修建了环库路,改造了美化了水田集镇路,建成了药王联通通信机站。教育、路、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转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使全乡的面貌焕然一新。
文明之花盛开了
近两年,该乡党委、政府以创建市级文明机关、省级文明机关为契机,不断促进乡风文明。两年来,全乡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提高,优质服务创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6个村实现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落实了65名计划生育中心户长,连年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处于全县前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突出,建立健全了村级治保调解组织,健全了治安联防网络,落实了65名治安中心户长,“安全观音河”创建平稳推进,无刑事案件发生,治安案件逐年下降,无不安全事故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2004年,该乡顺利通过县、市文明办检查验收,被表彰命名为市级文明机关。今年,该乡按照省级文明机关创建要求,进一步狠抓工作落实。乡财政挤出5万元资金,对乡机关办公大楼美化绿化,添置娱乐设施,丰富干部业余生活;在乡境内开展篮球友谊赛5场次,“三八”节开展了女干部、女家属座谈会,并举办了歌舞晚会,机关驻地给干部带来了家的感觉,使干部中“热爱机关、爱岗敬业、团结友爱”风气高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突破口,进一步抓好了乡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了“抓工作、促发展、创业绩、建成效”上来,真正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进步。
村级建设规范了
两年来,该乡乡村两级自筹资金70余万元,新建了3个村支部办公楼,改造美化了4个,全乡实现了村级办公公房化、砖混化的目标。办公室室内建设规范,分类设置,标准化办公桌椅,村“两委”议事规则、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和各类表册、文件等档案建设规范齐全。
从乡党委到村支部,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大事项和重点、难点、热点、焦点工作的解决思路和处理措施,总是在形成一致意见后推行。乡村两级善于听取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坚持把群众的心声和意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该乡党委严格按照“两推一选”的程序,顺利完成了村“两委”领导换届工作,真正选出了党员、干部、群众广泛认同的人选。
如今,来到观音河的人们无不为这里的巨变而叹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