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走进安康>大 事 记 > 正文内容

    二00五年安康市九月至十月抗洪抢险大事记

    作者:未知 时间:2006-01-01 18:39 来源:安康市档案局 字号: 打印

    1日

    ▲9月24日以来,安康市出现了连阴雨天气,全市一直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雨。1日8时开始,全市普降大到暴雨,汉江上游镇巴、西乡、洋县、佛坪等县也降大到暴雨,致使汉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全面暴涨。2日13时,安康水库最大入库流量达20000立方米/秒,16时,出库流量达到19500立方米/秒。汉江安康城区段连续突破13300立方米/秒、15900立方米/秒超警戒流量,23时30分,流量最大达21700立方米/秒,水位高达251.9米,超警戒8.4米。汉江主要支流月河出现两次洪峰,最大流量达1800立方米/秒,超警戒流量800立方米/秒。旬河2日4时向家坪流量达5440立方米/秒,为百年一遇洪水,汉江旬阳段出现了25000立方米/秒的最大洪峰。白河县3日早,汉江洪峰流量超过27000立方米/秒,水位高程193.1米。1日20时,石泉水电厂入库流量达9500立方米/秒,电站下泄流量10400立方米/秒。

    这次洪水发生在“十一”国庆节期间,而且降雨面积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致使汉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暴涨,来势迅猛,水量大,成灾快,灾情重,安康历史上罕见的,也是安康自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所罕见,汉江下游的旬阳县城,由于汉江和旬河夹击,出现百年不遇的洪水,白河县城出现了50年一遇的洪水,是人力不可抗拒的特大自然灾害,这次洪水灾害仅次于1983年“7.31”洪灾。全市8个县区146个乡镇受灾,安康城区和旬阳、白河两个县城40余个集镇进水,因灾倒塌房屋6014间,损坏15625间,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0.9万人,农作物受灾59.4万亩,绝收9.8万亩,冲毁基本农田3.4万亩。国省道塌方25处,4条干线公路、35条县道和51条乡道交通中断,116个乡镇不通车。水毁堤防192处74公里,饮水和灌溉设施315处,电网损毁33公里,中断通信网络13处。损毁卫生院8所,倒塌校舍270间,37个乡镇机关及站受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受灾人口114万人。  

    灾情发生后, 1日下午6时半,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紧急安排部署防汛工作,迅速启动市县两级防汛预案,2日凌晨,城区指挥部立即发布一号命令,2日中午,发布了二号撤离命令。市委、市政府通知市直各部门、各县区领导立即停止休假,返回工作岗位,市、县区领导全部深入抗洪一线,分片负责,指挥抢险救灾,同时,市委、市政府紧急向各县区下拨了200万元应急资金,用于抗洪抢险和灾民转移安置,从多方面调集机动船、冲锋舟、橡皮筏、抢险救生车辆,发放救生衣、救生圈,全力解救被困群众,采取“县级领导包片、机关单位包村包社区、科级干部包户和人盯人”的办法,实行“一艘快艇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队,两名武警战士和公安干警负责,携带一个橡皮筏,明确作业区域,包干负责搜救”的措施,市、县两级80多个单位按照包联责任,迅速组织群众撤离转移,共抽调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机关干部等1200余名组成快速抢险分队,全力做好被困群众的解救工作。截至3日8时,安康城区撤离被困群众1.7万人,无一人伤亡和失踪。旬阳、白河分别撤离转移群众5.1万人和1.3万人。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对受灾群众做到有专人接待、有专人管理、有专人服务、有专人督查。截至目前,全市已安置灾民2.7万户10.9万人,其中安康城区集中安置1300余户4100多人,确保受灾区群众情绪稳定。

    2日

    ▲市委书记黄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吾勇、市长刘建明、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仁莲、副市长何俊明等市领导纷纷奔赴一线指导抗洪救灾。晚10时许,黄玮、段吾勇、刘建明、张仁莲、何俊明等冒雨来到东坝撤离现场,指导抢险救灾,组织群众撤离,部署抢险工作,并看望慰问战斗在一线的干部及武警官兵。黄玮要求,全力转移被困群众,同时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公安等部门确保撤离现场秩序稳定。 随后,黄玮等来到城区防汛指挥中心,召开抗洪救灾紧急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灾情,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全力转移被困群众;提前到位、干部到位、责任到位。之后,刘建明市长亲自带领汉滨区主要负责人深入东坝指挥抗洪救灾工作。黄玮在与水电厂协商安康电站泄洪控制流量事宜后,冒着大雨,查看险情,乘上冲锋舟,亲自转移被困群众,指挥抗洪抢险工作。

    ▲卫生防疫部门紧急投入灾后防疫,紧急启动了卫生救灾防病预案,成立了医疗救护救治、防疫消毒和饮用水、食品卫生监督小组,落实责任领导,夯实了工作职责。并对市直9个医疗卫生单位的卫生应急、急救药品、消杀药品及器械的准备、汛期制版、信息网络畅通、撤离工作预案进行全面检查。已组建市区医疗小分队9支、防疫消毒小分队9支、卫生监督小分队5支,共50余人分别进驻城区9个灾民安置点,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3日

    ▲市委书记黄玮主持召开2005年第11次常委会议。会议通报了当前汛情及抗洪抢险工作情况,研究布置了下一步全市特别是城区抢险救灾工作的具体措施。

      ▲省自然灾害救助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向渭南市和安康市分别拨付应急救灾资金200万元和100万元,用于解决紧急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省卫生厅副厅长范兵、疾控处副处长马光辉一行在市委副书记彭随义、市卫生局局长彭有庆等领导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金州广场、东坝、金川街等灾区和供电局、党校、江南小学等灾民安置点,查看灾情,了解灾民生活居住情况,对如何做好卫生防病和医疗救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午1时,市委召开扩大会议,立即部署五大救灾措施(一是继续搜救被困群众。二是扎实做好万名灾民的安置工作。三是紧急抢修水毁基础设施。四是高度重视灾后防疫。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迅速开展生产自救。

      ▲市委召开灾后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刘维东在会上要求:要扎实做好全市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抗洪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4日,市委副书记张仁莲、副市长李铁兵带领有关部门检查灾民安置工作,看望受灾群众。

    ▲9月下旬以来,由于安康境内出现持续降雨过程,安康及湖北陡岭电站库容告急,调闸泄洪,白河县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

    1日,白河城区汉江水位不断上涨,洪峰流量接近白河县警戒水位线,晚10时左右,县防汛指挥部发出了二号警戒命令,河街居民全部撤离。

    2日22时,第二次洪峰到达白河,水位192米,超河堤6米。

    3日早,洪峰流量超过27000m3/S,水位高程193.1米。县防汛指挥部发出了二号命令。

    这是一次继2003年以来的又一次特大洪涝灾害,城区河街三楼以下全部被淹,全县20.81万人口累计受灾人口达9.3万人,倒塌房屋910户3185人1550间,损坏房屋2730户8560人4850间。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7.5万亩,其中绝收1.8万亩,损毁耕地0.52万亩。县镜内316国道、环县路及乡、村、组道路多处塌方,交通全部中断。共冲毁县乡村公路335处210公里,公路护坡、档墙、涵洞多处被毁。全县配变停运、电杆倒塌、高低压线路被毁、水窖、渠道、人饮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坏。12家企业停产、重点建设工地停工。全县经济损失累计超过1.8亿元。

    面对灾情,县委、县政府靠前指挥,果断决策,全县党政军民昼夜奋战,县委书记钱远刚、县委副书记聂长久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紧急搜救被困群众1000余人,确保了无一人员伤亡。灾后开展了清淤大会战和灾后卫生防疫战。4日,电力、水利、通讯、交通、公路等部门积极组织人力投入抢修因灾损坏的线路、管道和公路设施。

    ▲9月24日以来,石泉县连续出现阴雨天气,其中,9月30日20:00至10月1日19:00连降中到大雨,降雨量达82.6mm。汉江干流以及池河、饶峰河、汶水河、堰坪河等支流洪水暴涨,截至10月1日20:00时,石泉水电厂入库流量达9500立方米每秒,电站下泄流量10400立方米每秒,是1998年以来境内汉江洪水流量最大的一次。全县15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据初步统计:全县乡村道路、农田损毁严重,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210国道两河段、两佛公路、石藕公路、喜熨公路多处塌方,造成交通中断,迎池公路一处路基下沉,冲毁铁索桥一座;熨斗、喜河等乡镇通讯受到一定影响。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四次紧急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10月1日深夜和2日清早,县上领导先后深入到县城区二里桥、石泉水库等低洼易涝区和防滑重点地带,指挥城区抗洪抢险工作

    ▲从9月30日到10月3日,紫阳县连降大到暴雨,致使紫阳境内汉江、任河干流河水陡涨,沿江乡镇普遍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止3日14时,洪灾已造成全县8万人口受灾,2800公顷农作物受损,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紧急转移安置群众近6000人。全县交通设施遭受巨大损失,25条497公里的县道、乡道全部冲毁,s310省道多处出现大面积塌方,全县25个乡镇交通全部中断。紫阳县委、县政府、县交通局组织抢险队伍,投入2100万元,调集装载机、挖掘机、工程车辆,抢修水毁公路,清除塌方,架设便民桥,目前14个重灾乡镇已恢复通车,其他11个乡镇的水毁公路正在抢修之中。

    ▲9月21日至10月3日,旬阳县境内暴雨不停,各条河沟洪水暴涨,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等灾害的突然袭击,旬阳县降雨总量连日高达112.2毫米,汉江和旬河分别出现了每秒25000和5440立方米最大洪峰,汉江、旬河两大支流经县城区的洪峰已超过警戒水位,分别为30年和50年一遇洪水,汉江、旬河沿岸村组、集镇、县城区的民房、机关单位房屋大部分被水侵袭倒塌、致危。沿江、沿河的蜀河、赵湾、城关等十六个乡镇严重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亿元。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连续召开了三次抗洪抢险紧急会议,及时启动《旬阳县城区防汛预案》。发布了县城区1号、2号、3号安全撤退命令,及时启用乡镇防汛预案和救灾工作预案,所有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中县民政、交通、水利、经贸等部门尽快做好灾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以及各项救灾应急物资的准备到位工作。及时拨付乡镇救灾金,派出挂联县级领导到联系乡镇指导救灾工作。目前已安全转移群众5.1万人。

    3日晚,洪水逐渐回落,旬阳老城河街、滨江路、小河北、祝尔慷大道、康花园小区、振旬路中段至祝尔慷大道等城区,聚集了大量淤泥,该县迅速组织干部职工和城区居民上万人,自带铁锹、脸盆、水桶、扫帚和木版、绳索等工具,,全力清扫淤泥。同时,撤离群众陆续回迁,停业门店开始营业,街面秩序恢复。

    这次洪水是继1983年水灾后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旬阳灾情呈现“三大”特点:水势大、受灾面大、损失大。

    ▲1-3日,汉阴县持续高强度降雨,汉江月河水位暴涨,19座水库溢洪。止3日9时,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2250亩;受灾人口16000人,1人失踪;毁坏堤防8500米,造成观酒路、龙双路、汉双路、漩上路、蒲田路和铁铜路等南北山区大部分通乡公路中断,3个乡镇电力中断,全县遭受直接经济损失1489.9万元。

      4日

      ▲这次洪灾造成安康城区受灾人口16800人,搬迁撤离人口1.22万人,,淹没区内工业、商易企业、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损失惨重,2万亩菜地全部绝收,城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11亿元,农村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汉滨区委、区政府组织1500多名干部投入灾后恢复工作,目前已完成道路清淤和受灾区域卫生防疫工作,灾区道路、通讯、通电基本恢复。

      ▲省市慈善协会捐款12万元,购买大米,对汉滨、旬阳、白河城镇灾区实施紧急救援。

    ▲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批示,要求国家防总高度关注渭河、汉江防洪工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要求有关地方做好防范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交通干线安全。

    ▲上午,市委副书记彭随义、副市长高怀德在城区检查水电恢复情况。

      5日

    ▲市委办、市政府办安发[2005]14号文件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生产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紧急通知。

      ▲市委、市政府安字[2005]39号文件发出:关于成立市生产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刘建明市长为组长,彭随义、何俊明、关业林为副组长,王安利等21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王安利兼任办公室主任,马小旬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5-6日,市委书记黄玮在市委副书记彭随义、市委常委、秘书长邹明及汉滨区委书记吴德珠、区长龚光喜的陪同下,深入受灾最严重的东西二坝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反复强调要全力抓好生产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和有病及时治疗。

    ▲上午,市委、市政府再次部署抗洪救灾工作,要求尽快恢复灾区水、电、路、通信、市政设施及做好医疗防疫、消毒杀菌等六方面工作。

    ▲5-6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晁俊年在白河县察看灾情、检查指导生产救灾工作。

    ▲5-6日,受市委书记黄玮、市长刘建明的委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光华在旬阳县察看灾情,检查指导防洪抢险救灾工作。崔光华部长一行深入旬阳县县城关镇、甘溪镇、蜀河镇察看灾情,在参加旬阳县赈灾募捐活动后,听取了旬阳县委、县政府关于特大洪灾情况的汇报,对旬阳县防汛救灾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6日

    ▲兴平董应龙综合医院向安康灾区捐赠80万元救灾物资。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救灾捐赠工作动员大会,号召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市委书记黄玮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市纪委监察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明工作纪律,确保生产救灾顺利进行。

    7日

    ▲我市召开生产救灾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确保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这次灾害具有强度大、范围宽、损失大等新特点。市长刘建明在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产救灾工作要妥善安置好灾民的生活,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疗,迅速采取措施开展生产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市委书记黄玮最后强调,全市要统一认识,认清形势,这次洪灾是对我市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一次考验。

    ▲由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立勋带队,省卫生、民政、水利、国土、交通、农业、粮食等10 厅局12名干部组成的省政府救灾工作组来我市开展查灾核灾工作。在听取了市上关于灾情及救灾工作的汇报后,先后深入东坝体育场、受灾最严重的新城办心石、油坊、白庙、枣园、西坝等村及老城办金川社区,实地查看洪水淹没的公布的救灾物资到户情况,灾民生活安排及救灾工作。检查中,省政府救灾工作组领导反复强调,要集中力量,抓紧清除灾区淤泥弃物及垃圾,搞好环境清毒,设立医疗点,以防止灾后疫情发生;要加强救灾物资管理,确保每户灾民都有饭吃、有衣穿,基本生活得到保障。11日,在副市长巨拴科和汉阴县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到汉阴县涧池镇察看受灾情况。

    ▲7-10日,省政府救灾工作组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志刚一行深入汉滨、旬阳、白河查灾、生产救灾及恢复重建工作。10日上午,我市召开生产救灾工作汇报会,常务副市长何俊明及市县区各级作了生产救灾工作汇报。省政府救灾工作组认为,安康市这次灾情重、损失大,特别是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而且转移群众数量多,救灾任务重困难大,各县区反映的灾情实事求是。要求市、县区各级要继续高度重视,扎实抓好救灾及恢复重建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8日

    ▲省教育厅副厅长杨生枝一行,在市政府副秘书长谢康、市教育局局长杜科持等的陪同下,先后来到汉滨区老城办西关小学、江北办黄沟小学、瀛湖中学和新城办东坝小学等学校,视察学校受灾及灾后复课情况。2日至3日的洪水,全市共有274所中小学校遭受暴雨和洪水侵袭,倒塌校舍553间,形成危房2302间,冲毁围墙、护堤46697米,冲毁课桌凳860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73.4万元。

    ▲市委市政府于6日专门召开了全市救灾捐赠工作动员大会后,我市在市政府招待所院内举行赈灾捐赠仪式 , 80多个市直机关、中省驻安单位、18家企业干部职工现场踊跃捐款捐物。

    ▲副市长何少华主持召开工业部门会议,要求全力抓好生产救灾,确保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

    9日

    ▲截至18时,全市灾后基础设施修复及卫生防疫取得阶段性成效。

    12日

    ▲省、市红十字会分别向我市灾区捐赠款物40万元。

    ▲市长刘建明在汉滨区枣园等村看望灾民、检查生产救灾及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要以对灾民的真情实感处理好生产救灾工作中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以加快发展支持救灾,以稳定的社会局面保障生产救灾,确保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奋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

    14日

    ▲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在全省开办的第一个紧急救援贷款项目-专门用于我市洪灾中水毁道路恢复的1000万元贷款,于14日签订了贷款合同,日前已经划拨到账户。这笔贷款将用于我市县乡水毁公路恢复重建。汉滨区恒叶公路,平利县大广路,石泉县石迎路,白河县冷厚路.紫阳县桑燎路,镇坪县大华、曙双路,宁陕县关池路和汉阴县汉阴至铜钱关公路等9条县乡公路被列入到此项贷款使用中。

    17日

    ▲17-18日全国劳模、民营企业家王西林在安康参加慈善座谈会和检查慈安便民桥建设时表示,再向我市捐赠22万元救灾助学。

    20日

    ▲我市灾区全面恢复供电。

    中旬

    ▲常州市向我市灾区捐款15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王玲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