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让更多的人沐浴社会保险阳光

    2005年安康市级社会保险综述

    作者:刘世杰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2005年,我市市本级有 31892人沐浴着社会保险的阳光。有31591人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共支付2071万元,人均为655.57元;有162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共支付99万元,人均为6110元;有139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共支付46万元,人均为3309元。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由城镇国有职工向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拓展,并在统账结合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住院医疗保险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由市人民政府主导、多渠道筹资解决了困难企业职工参保缴费问题。如适当降低困难企业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参保缴费"门槛";对特困企业“4050人员”由政府财政全额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采取政府财政借一点、社保部门垫一点和企业拿一点的办法筹资解决了丝一厂、丝二厂等困难企业3000余人的参保缴费困难,实现了两厂职工“病有所医”的朴素愿望。
    难忘的2005年,是安康社保人苦思冥想、精心盘算、大胆实践的一年。工作目标和纲领是:突出“三个重点”(即社保费征缴、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管、参保扩面),完善“三项政策”(即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政策、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的政策、医保住院费用政策),建设“三支队伍”(即参保单位经办队伍、社会保险监督员队伍、定点服务机构)。
    掩卷伏首,措施可行,点收取得的收获与成绩:
    ——基金收支,运行稳健;
    ——完善政策,体现关爱;
    ——覆盖人群,明显扩大;
    ——监管手段,不断强化;
    ……
    一路走来,来不及对所有社保工作进行一番理性、系统的梳理,但在脑海里浮现更多的是“六大亮点”:
    一、市级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稳健。
    今年以来,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保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组织负责单位依法参保、依法缴费,力促社保基金稳健运行。截止2005年底,医疗保险征缴额达2415万元,占全年计划1550万元的155%,比2004年增长30% ,当期支付2071万元,结余344万元;工伤保险征缴额达101万元,占全年计划70万元的144%,比2004全年增长62%,当期支付99万元,结余2万元。生育保险征缴额达91万元,占全年计划50万元的182%,比2004年增长121%,当期支付46万元,结余45万元。
    市本级在征缴当期医疗、工伤、生育三项基金的同时,加大了清收历年欠费的力度。三项基金共清欠156万元,其中清收了28个单位历年欠缴医疗保险基金134万元,完成清欠任务100万元的156%;清收了13个单位历年欠缴工伤保险基金1.7万元;清收13个单位历年欠缴生育保险基金13.5万元。由此一举扭转了收不抵支局面,市本级三项保险基金当期结余368万元,累计滚存结余1658万元。实现了社会保险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的目标。
    二、社保政策更加注重社会关爱
    近年来,市劳动保障局和市社保中心坚持以以人为本为宗旨,在制定政策,落实政策、经办业务等环节充分体现社会关爱。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一直游离于医疗保险制度之外,“看病难”、“看病贵”是这部分群体的沉重心理包袱和经济负担。为满足他们参保的愿望,市劳动保障局和市社保中心先后到西安、太原、洛阳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并出台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意见》,解决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为了改善工伤职工及工亡人员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市劳动保障局出台了《关于调整企业工伤职工及工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工伤保险定期待遇的通知》;一至四级的伤残职工的伤残津贴分别提高70元、60元、50元、40元,增加后的伤残津贴低于378元的,调整到378元。将工亡人员供养的配偶、孤寡老人、孤儿和其他亲属每人每月的抚恤金分别提高40元和30元,分别增至到202 元和151元以上。将因工伤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大部分不能自理的、部分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每人每月分别增至420元、336元和252元。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是弱势群体中的困难群体,“看病贵”是他们的切肤之痛,为了解决他们的困难,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在调研测算的基础上, 出台了《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费标准、自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的通知》,将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的住院起付费从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0%、9%、8%分别调整为9%、6%、5%;将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的住院平均自付比例从12%、11%、8%分别调整为10%、7%、6%;将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2.6万元提高到4万元,缓解了大部分大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的经济困难。
    三、社保基础日益稳固
    ——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组建参保单位经办队伍331人、服务机构经办队伍43人、社保经办队伍监督员队伍15人,初步形成了依法管理、民主监督、广泛参与的社保经办网络。
    ——组建社保服务网络。从去年到今年,共布局定点医院18家,其中民营医院3家;定点药店22家,其中民营药店21家;定点民营诊所7家。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就医购药方便,竞争有序的社保服务网络。
    ——打造社保经办计算机网络。继2004年装备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计算机网络之后,今年又装备了住院结算计算机网络,初步实现了申报、缴费、审核、支付办公自动化,为规范化管理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四、社保覆盖面显著扩大
    市本级参加医疗保险职工31591人,完成年计划的30000人的105.3%,比2004年增长6.4%,净增1911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达20299万人,完成全年计划14500人的139.99%,比2004年增长57.08%,净增7377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18756人,完成年计划10000人的187.56%,比2004年增长60.5%,净增7071人。社保面的扩大,有效地增强了基金的支撑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五、社保监管力度日益强化
    严把费用审核关,加大监管力度。一是费用审核做到“四相符”。即人与证相符,人与症相符,症与药相符,药与费用相符。全年共审核医疗保险住院2316人次,大型检查1670人次,特种慢性病1115人次。发现有两起人与证不相符即冒名顶替住院患者,经调查核实,对医院罚款6000多元;拒付了症与药不相符、药与费用不相符的医疗费用达28万元。二是定期不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市社保中心全年共出动1144多人次,其中晚上检查出动了570人次。三是全面推行协议化管理。与18家定点医院签订了《定点医院服务协议书》,与22家药店签订了《定点药店协议书》,与每位住院患者签订了《参保住院管理协议书》,加大了对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督力度。经过明察暗访,对6家违规药店进行了处罚。通过强化监管,有效地遏制了冒名住院、挂床住院等违规行为。
    六、自身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今年以来,社保中心按照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和创建文明单位的要求,制订了《创建优质服务窗口的实施方案》、《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实施方案》强化内部管理。一是严格考核,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坚持上班签到制,按月公布;坚持例会制,对工作有欠帐的科室或个人,要求限期补课;坚持平时考勤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以增强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职工开展“三学九比”活动,即学理论,比遵纪守法的坚定性,比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比开创工作局面的创造性;学业务,比执行政策的正确性,比经办业务的准确性,比处理业务的及时性;学文化,比自动化办公能力,比文字综合能力,比文明接待群众的能力。通过学比活动,党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目标,注重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净化、绿化、美化机关环境,使机关环境和职工精神风貌有了明显的进步。
    瞬时,一个年头已经过去,一个五年规划悄然向我们走来,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和谐安康,人人企盼,在点收既有的收获与成就的同时,作为安康社保人的思绪中感觉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