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狠抓落实 > 正文内容

    循环发展 富民强市

    作者:杨玉鹏 时间:2013-03-12 14:46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近年来,安康工业对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财政增收、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大。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2%,增长30.2%,拉动GDP增长8.6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7.2%。工业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支付劳动者报酬25亿元。
      安康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在全市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之间的矛盾集中在以五大特色产业为主的支柱工业对资源过度依赖,发展仍处于粗放型,低水平、低效益、高耗能、高污染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处理好工业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用“民生为本、循环发展”的思维理念,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努力构建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
      突出工业循环发展的重点。一是继续做大特色支柱工业。做大做强新型材料。突出铅锌等有色金属、重晶石等非金属矿产深度开发,引进培育一批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金属采选龙头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壮大富硒食品工业,积极培育食品工业集群,打造“中国硒谷、生态安康”品牌;加快开发清洁能源。重点推进旬阳、白河水电站建设进度,全力促进石泉、旬阳火电项目开工建设;做强做优生物医药。加快陕西激素类药业基地建设,开发医药新产品,不断增强生物医药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稳固提升安康丝绸产业。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汽车装备制造为核心,加快旬阳宝通特种车、白河力神和圣宝汽车、平利汽车半轴、汉阴阳光太阳能热水器等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依托关天、成渝、江汉国家信息产业制造研发基地和安康优良的自然环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电子元器件、LED照明、电子表机芯等污染小、附加值高、就业充分的电子信息产业。
      三是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市政府《关于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意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形成产业聚集区和城乡统筹互动发展、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推进的新格局。
      四是协调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以抓工业的理念,建基地、壮龙头、拓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以工哺农,工农互促”。着力加强与工业配套的特色原料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富硒菜籽、茶叶、烤烟、蚕桑、绞股蓝、黄姜等产品种植规模,增加产量,提升质量,提高效益,实现城乡居民增收、现代农业增效和新型工业壮大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积极探索工业循环发展的路径。一是着力构建“两型”工业体系。以工业增长和节能减排为抓手,逐步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两型”工业体系。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规模经济园区化,园区发展循环化,循环经济低碳化。
      二是开展循环工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的循环工业技术,组织产学研以及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努力开发包括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能源节约和替代、废物综合利用、“零排放”、可回收利用、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为工业循环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狠抓工业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用先进适用技术,如黄姜综合开发、现代中药材提取、尾矿渣综合利用、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对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材料、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存量能力升级和先进生产能力建设,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四是强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建设安康高新区,汉滨恒五载能、生物医药、富硒食品,汉阴新型建材、富硒食品、轻工制品,石泉丝绸纺织、生物医药,平利载能工业、新型材料、富硒食品,旬阳烟草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五是突出工业招商和项目建设。按照深加工、高环保、高效益的要求,重点引进资源深度开发、产品精细加工、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策划、包装、衔接、汇报、洽谈、落地工作。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抓落实,在建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
      六是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质量兴企、品牌兴业战略,支持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产品研发为基础,技术装备创新为主导,工艺流程为保障,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开拓市场,彰显个性,突出特色,全力打造具有安康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提高核心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殷乔伊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