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县夯实六大举措开新局

    作者:马太春 时间:2006-02-06 11:40 来源:白河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新年伊始,白河县委、县政府及早部署全年各项工作,围绕“富民、减贫、生态、和谐”目标,切实夯实六项有效措施,确保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1、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经济。按照“稳粮、壮经、强畜”的思路,一是因势利导抓黄姜,引导农民着眼长远,优化布局,抓好黄姜规范化种植3.5万亩。二是政策扶持抓烤烟,通过落实优惠政策,种植大茬地膜烟1.8万亩。三是普及科技抓蚕桑,普及优质高效桑园建设技术、省力化养蚕技术和优良蔟具使用技术“三项综合技术”,全年发种4万张。四是强化管理抓林果,切实加强林业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木瓜栽培在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精心抓好丰产优质木瓜园的培育。五是集中优势抓畜牧,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指导,发展饲料加工,抓好良种繁育、饲养技术、疫病防治三个关键环节,着力引导和重点扶持大乡、大村、大户,全年实现畜牧产值1.7亿元。六是依托城镇抓蔬菜,以满足县内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公路沿线及浅山低洼好田好地,实施科技种菜,全年种植蔬菜4万亩,新建标准大棚500个。七是强化技能抓劳务,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技能化程度为目标,突出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全年输出劳务5.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7亿元。
    2、狠抓科技创新,突破工业经济。树立工业强县意识,不断壮大加工、矿产、建材、化工四大支柱工业。以企业改制和技改为动力,促使企业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依托县内优势资源,加快农副产品的开发,提高黄姜加工企业组织化程度。逸酒酒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衔接,抓好扩能改建,加开发系列产品,带动木瓜产业发展。依托蚕桑和畜牧产业资源,建成缫丝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矿产业进一步挖潜提效,实行探、采、选一体化,在确保规模企业达产达效的同时,力争新培育1—3个矿产骨干企业。建材业积极引导两个水泥厂抢抓襄渝铁路、白河电站建设等重要市场机遇,开足马力生产,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化工业引导红石河化工有限公司强化管理,确保1万吨乳化炸药生产线达产达效。
    3、狠抓项目建设,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以实施“项目建设年”为契机,突出基础设施、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三大重点,拓宽项目引进和筹资渠道,抓好公路网络桥涵配套工程建设;实现有线电话组组通和无线通讯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启动中厂110KV输变电站建设,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完善配电网络,提高供电质量;切实加大县城污水处理厂、白岩垃圾填埋厂、县城防洪工程等项目的申报争取力度,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卡子磺水污染治理项目;加大白河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力度,力争在第三季度前进点建设;抓好县城狮子山新区开发和茅坪、西营、仓上等重点集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浅山抓新村建设、中山抓扶贫开发、后山抓基础设施”的思路,抓好修田造地、安全饮水、防洪保安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捆绑各类扶贫及项目建设资金,加快“一镇十村”建设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狠抓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加大投资环境整治力度,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广泛参与各类招商活动,努力做好“借商兴县”文章。以农副产品加工及矿产开发为重点,着力抓好资源整合,将企业做大做强。
    5、突出三大抓手,发展社会事业。一是以创建教育强县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校舍改造;认真落实好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和对贫困生给予寄宿费补助政策,努力“保学控辍”,巩固“两基”成果;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式,抓好学校法制教育和安全工作,实现教育和谐发展。二是以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抓手,积极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控制和救治能力;加快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高度重视食品、药品、饮水卫生,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三是以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为抓手,强化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逐步形成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稳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质量。
    6、弘扬“三苦”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围绕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大力弘扬“三苦”作风,完善“红皮书”目标量化考核制度,实行部门包村联企业制度,做到细化目标、强化责任、钢化考核、论功行赏、奖罚分明,最大限度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实行县级四大班子成员包抓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联乡抓企业制度,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为民服务,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勤政务实,确保为“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