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汉阴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作者:秦小娟 丁涛 时间:2013-06-06 08:48 来源:汉阴县 字号: 打印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近年来,汉阴县牢固树立环境立县理念,创新完善办法措施,强化“生态软硬件”建设和生态工业、生态高效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旅游业培育工作,努力打响“生态汉阴”品牌,推进绿色发展。
      积极引导发展新型工业。以建设高标准生态工业园区为目标,重点发展上规模、低耗能、轻污染、高效益的项目和产业,坚决淘汰和拒绝“十五小”和新“五小”污染企业,促进工业企业清洁发展、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生态工业建设成绩显著。近年来,该县单位GDP能耗下降为0.789吨标煤/万元。先后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型项目30余个,关闭落后工艺和高能耗、高污染砖窑6家,督促12户企业完成环保治理,减排二氧化硫414吨、COD 229吨、粉尘400吨。积极发展引进科技型、环保型企业,建成了节能建材、PE管材、电动自行车、太阳能热水器等一大批环保企业,使工业发展从粗放型、污染型逐步向清洁型、生态型转变。
      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按照“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要求,把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作为生态农业的重点,该县编制了《月河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建成200亩以上的产业示范园21个。大力推行废弃物综合利用措施,加大对养殖场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积极推广“圈、沼、菜(园)”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和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建成标准化圈舍20万平方米、沼气池80000余口,以养促种,发展优质果蔬6.5万亩、莲藕1.1万亩、养鱼池塘10万平方米,养殖粪污治理率达98.7%。完成富硒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主体14个、类别5类、品目11种,认定有机农产品主体3个、类别4类、品目16种、规模90324公顷。
      做强林业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县按照“山上抓延伸,山下抓提升”的思路,将造林区域由山上向山下转变,大力推进城镇周边、公路沿线、江河两岸、景区周围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累计植树造林45.5万亩、生态道路绿化350余公里、城市周边生态林5000余亩,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17平方米,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造林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坚持限额采伐制度,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区,划定禁垦区、禁伐区,严格保护林业资源。制定了“南茶北果中间园”的特色经济林产业规划布局,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和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建设,林果、药材、食用菌等产业效益明显。积极发展苗木花卉等生态产业,全县建花卉苗圃15个、面积2000余亩,年产苗木2000余万株、花卉15000余盆。
      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产业。汉阴充分利用良好生态环境,大作生态旅游文章,先后编制了《汉阴县凤江梯田旅游区规划》、《汉阴龙寨沟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凤凰山森林公园建设规划》,以大木坝森林公园、擂鼓台、万亩古梯田为节点,打造串点成线特色旅游线路。以“观花海人家、游园林县城、品特色小吃、赏民俗文化”为主题,成功举办了八届油菜花节,汉阴田园生态观光游倍受各方游客青睐。2012年汉阴县全年接待游客14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8亿元。通过充分发掘汉阴生态物产、风土乡情特点,形成了以天宝贡茗绿茶、炕炕馍、豆腐干、茵陈茶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商品,促进了全县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秦荣涛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