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家移出新天地,强产业种出幸福花”。时下,岚皋花里镇花里村余升富家大门前,贴着这样一幅醒目对联。走进花里镇花里村移民搬迁安置点,一股产业兴村和煦新风扑面而来,让我们不得不惊叹,移民搬迁结出的累累硕果。
住的问题解决了,吃的问题怎么办?余升富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发展之道。他说:“搬到花里新村后,政府帮我发展养蜂和种植林下魔芋。 2012年养蜂纯收入64万元,林下魔芋纯收入10万元,政府奖励2万余元”。 寥寥数语,道破了我们心中疑惑,使我们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大户。
余升富致富的经验,在搬迁户中起到了典型示范和辐射引领作用。目前,该县采取多种政策扶持搬迁户发展后续产业。仅去年,全县安排各类产业无偿扶持资金超过2000万元,县级部门、镇办和龙头企业投入扶持资金500余万元,发放贴息贷款5000余万元,充分调动了移民搬迁户立足当地资源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和扶持移民在山里“洗脚上岸”,在安置点“安营扎寨”,走出深山,融入城镇,不光要靠现代农业资源,还必须从事二、三产业,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移民搬迁扶贫新路。依靠大南宫山景区建设,凭借独特的旅游产业资源,岚皋移民搬迁户又走上了怎样一条产业发展之路?
今年3月份,搬进花里镇花里新村的移民吴周林心情格外好。他从山上搬到现在的安置点,凭借优越地理位置,开办了一家农家乐,生意格外红火。据他自己介绍,原来住在山上,依靠种植农作物仅能解决温饱问题。现在住在安置点,通过开办农家乐每月纯收入达到1万元。山上山下两重天,依靠移民搬迁凭借旅游产业发展农家乐,吴周林的生活步入了小康天地。
借助发展现代农业东风,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移民们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大户示范,借助现代农业发展平台,以土地流转、集约发展、公司经营方式,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绿色技术”先进模式,该县魔芋、苦荞茶、蜂蜜、土鸡、中药材、网箱养鱼、食用菌、设施蔬菜、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据初步统计,该县80%的移民从事特色产业,45%的移民年人均收入高出当地平均水平。其中,开办农家乐的移民超过200余家,人均年增收近万元。一项项小产业,给移民们带来了大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