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秦岭山乡风景如画。连日来,大山深处的宁陕县50名贫困小学生,陆续收到了来自北京一所小学的学生们来信,信中表示希望与他们结成“手拉手对子”。北京的小朋友咋会与宁陕县的小朋友“手拉手”?这源自该县今年从北京来了三位“亲戚”。
秦岭腹地的宁陕,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片区的重点区域。为了加快新一轮扶贫开发步伐,作为中央定点扶贫陕西的34个部委和单位之一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将宁陕县作为扶贫联系点,派出工作组进驻宁陕扶贫。
今年3月,中办派出人事局干部二处处长陈永祥、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副调研员何劲军、老干部局主任科员张大伟三人,组成宁陕县扶贫工作小组,驻宁陕分别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副县长,扶贫局副局长。虽然短短3个多月,但他们务实苦干的精神,感染着当地的干部,感动着当地的群众。
“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工作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何劲军感触颇深地说,原来对基层工作,尤其是扶贫工作不太了解。到县上后,我们首先是学习,看扶贫工作的案例,3个多月跑了10个镇30多个村、县直10多个部门,同基层干部交流,到群众家里了解情况。群众迫切发展的愿望和基层干部的艰辛,让工作小组感到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扶贫小组来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下基层调研不分节假日。”县扶贫局局长黄国庆说,3个多月来,他们几乎就没有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整体情况。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中办的三位“亲戚”在下乡调研中了解到,虽然该县实现了十五年免费教育,但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依然很艰苦。为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好地学习,他们联系北京市一所小学五年级的50名学生,分别与宁陕县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结成“手拉手对子”。先行通讯联系,适时组织两地小学生互访交流,相互了解各地的学习生活情况。
“扶贫开发工作与中国梦息息相关,与贫困地区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办驻宁陕扶贫组长陈永祥说,虽然驻县时间只有一年,但我们要用这有限的时间尽百倍的努力做好扶贫帮扶工作,并制定了严格的政治、工作等纪律,其中要求没有特殊事情不允许回北京。五一、端午小长假,扶贫小组的同志都没有休息,而是到边远村组调研,并制定出了扶贫工作总体方案。
汗水洒热土,真情润山乡。发挥自身优势,多方协调争取项目,是扶贫小组工作的一个重点。他们积极主动地梳理县级各部门需要支持协调的项目,带领县上有关部门两次到国家部委和厅局进行汇报。经过努力,先后从农业部争取到107万元的农产品初加工项目、科技部也明确同意将把扶持资金200万元的大鲵繁育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开发项目,纳入到今年实施计划。同时,宁陕森林防火预警与指挥系统等项目,已在国家林业局有了实质性进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