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鞭炮声还在响着,镇坪便抢前抓早,采用集中突破市场对接、发展以药畜为主的特色产业,集中突破项目捆绑、加强新村建设,集中提高农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的“三个集中”措施,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农民增收有门、生态环境优美、家庭生活殷实的镇坪新农村。
对接市场,发展特色产业
狠抓以药畜为主的“123”工程,稳定实现人均1千斤粮、2亩药、3头猪。加强专业协会建设,各乡镇至少成立一个药材专业协会和养猪专业协会,在协会中突出加工、贩运、生产大户的支撑作用,把大户发展成为农民经纪人,以农民经纪人为骨干组建专业协会,以协会为纽带提升生产技术,互通市场信息,加强销售服务;全年发展草本药材4万亩,管护木本药材6万亩,重点抓好玄参、魔芋、青蒿的示范种植和GAP基地建设;全年发展生猪15万头,抓好3-5个外三元生猪养殖示范点和3-5个正大模式的生猪养殖示范场(户)建设,努力向品种优良化、圈舍“正大”化、防疫制度化、饲料配方化、管理科学化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经济增长。
捆绑项目,加强新村建设
将扶贫、交通、教育、通讯、电力、水利、农业、林业等资金及其它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将项目和资金予以捆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确保新村启动有力,建设有序,特色鲜明,成效明显。在新村建设中突出五改三建,推行和普及沼气,巩固和提高已验收的6个新村,加快21个在建新村建设步伐,开工实施7个新村。逐步使群众居住环境生态化、收入特色化、居住山庄化、生活方式城镇化方向发展。
提高农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
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广场文化、城镇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以丰富健康的文化活动,革除群众乱倒、乱扔和新房光彩照人、院落房内脏乱的歪风陋习;管好用好公益设施,加强适用科技、知识文化、常用法律的培训,使广大群众走上文明、健康、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和农村医疗改革,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断夯实群众文明的基础,使广大群众看得起病,学生上得起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