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县51万亩春耕生产拉开序幕

    作者:秦宗道 时间:2006-02-22 10:21 来源:紫阳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受去年农业生产大丰收的激励,紫阳县广大农民提早掀起今年春耕生产热潮。以高山防风、低山防旱的玉米、水稻、红苕三早避灾作物和应对襄渝铁路、阿北高速公路建设市场需求的蔬菜产业成为抢种新宠。按照规划,该县今年将努力完成粮油播种51万亩,发展大棚商品蔬菜5000亩。


    去年,紫阳县粮食总产12.3万吨,油料总产5578吨,均创历史新高。产业方面,完成茶叶生产1500吨,实现产值8100万元;产茧2058吨,实现产值3128万元;出栏生猪18万头、白山羊6万只、家禽41万羽,实现产值1.7万元。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84277万元,较上年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1669元,较上年净增161元。

    为搞好今年春耕生产,紫阳县各级都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推行县级领导分片负责、跟踪督查机制和部门联乡、技术员包村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已调集玉米包衣良种13万公斤,杂交水稻45万公斤,地膜、化肥等农资17万吨。培训适用技术骨干12710名,建立示范田53处,12700亩。县城周边、蒿汉沿线、汉江两岸乡镇在扎实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抢抓“两路”建设商机,突出蔬菜产业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各乡镇纷纷成立了专门工作组,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广泛开展进村入户活动,动员广大农民拿出好田好地发展蔬菜种植。按照30户连片,百亩以上规模,全力推进大棚商品蔬菜地基建设。汉王镇拿出100多亩公用移民地,投入70多万元平整后,宜价出租给当地农户发展蔬菜大棚,80多个高标准大棚漂漂亮亮排开,已成为该镇一景。结合春耕生产,加快新农村建设。全县32个扶贫重点村、5个生态文明新村和8个新农村建设村,在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一步调优发展规划,奋力推进增收产业发展。为确保投入,世行、扶贫、计划部门,以及信用联社已筹集到相应的扶持资金和贴息贷款,正采用送款进村等兑现直通车形式陆续发放到农民手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王玲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