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把母亲健康、孕前免费健康检查“两项工程”作为转变服务方式、服务育龄群众、关爱计生家庭的“连心桥”,作为增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关乎民族未来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精心组织实施,在工作中做到“三强化、三到位”,确保两项工程取得实效。
强化保障措施,领导重视到位。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两项工程”列为政府民生工程项目,专门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两项工程”领导机构和专家指导组,市委办、市政府办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治疗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三大工程”的意见》、《关于开展“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的通知》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将“两项工程”质量指标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和各县区《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市、县财政投入为主,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社会各界捐赠为辅的资金投入机制。市、县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先后为10个县区和130个镇办配置了计划生育服务车140辆,建成了10个标准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验室。制定了《安康市母亲健康、优生促进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建立了责任考核、定期通报、跟踪督查、任务细化、末位淘汰五项机制,将“两项工程”质量指标与人口质量控制指标同等列为“一票否决”指标。
强化宣传倡导,教育培训到位。
坚持把宣传倡导和教育培训作为保证“两项工程”顺利实施的外在引力和内在功力,全力提高生殖健康及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在安康日报、安康电视台、安康人口网等媒体开办孕前优生健康专栏,播放孕前优生公益宣传片和科教片;在民政婚姻登记处设立优生宣传窗口,对新婚夫妇实施面对面宣传;在各大医疗机构和市县计生服务站建立生殖健康及优生咨询服务中心,对应检对象实施专家咨询宣传,形成多形式、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倡导平台。把新型人口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宣传婚育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生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城区及各县区中心集镇打造了以倡导家庭和谐、夫妻关爱、母子情深、生殖健康等为主题的人口文化示范园区、人口文化示范带,全市现已建成新型人口文化示范阵地56个,人口文化大院50个,新型人口文化书屋1000个。从2010年开始,共培训各级人口计生技术人员1300余人次,公开选调了4名副高级职称医师、11名检验医师、招录126名医技人员充实到县、镇服务站,为“两项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
强化规范管理,技术指导到位。
坚持把规范化管理作为提升“两项工程”质量的关键性措施,先后制定了《全市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全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星级管理办法》、《母亲健康工程常见妇科疾病治疗规范》和《安康市优生促进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建议书填写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制度,确保母亲健康工程实现服务内容、工作流程、技术规范、宣传培训、统计报表、信息数据库“六统一”,优生促进工程实现检查模式、标准、设备、试剂、流程、标识、文本、咨询“八统一”。针对安康山大沟深、人员居住分散的实际,探索建立了城乡统筹、同步实施、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服务管理模式和运作流程,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在全省第二次实验室质量控制项目检测中,全市10个县区计生服务机构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测评均达到合格以上水平,整体工作位于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宣传发动等各类经费2300余万元,累计检查育龄群众100余万人次,免费孕前健康检查8万余人,育龄妇女患病率由2008年的57.6%下降到目前的41.8%,患病率低于全省6.2个百分点,出生缺陷发生率比2007年降低了1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