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营造舒适环境 保障市民健康——我市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综述

    作者:邹秉融 时间:2013-07-26 10:51 来源:市双创办 字号: 打印

      病媒生物防制是创省卫、国卫的准入指标。《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明确规定:申报城市要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方针,广泛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完善三防设施,科学规范消杀,区域内鼠、蚊、蝇、蟑螂密度有三项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三倍。
      2012年,我市实现了省级卫生县城全覆盖,根据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考核鉴定,我市中心城区鼠、蚊、蝇、蟑螂密度控制水平均为B级,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为国卫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并向国家申报奠定了基础。

      政府推动突出重点治理难点

      安康气候条件极益于各类动植物生长和繁衍,因此,也成为病媒生物理想的孳生地。加之安康经济较为落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健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注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为创卫过程中的难点,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2009年,市双创办、市爱卫办对中心城区部分单位、社区、家属院、宾馆、酒店、小餐饮摊点、垃圾中转站以及承担除四害工作重点任务的部门进行了暗访抽查,抽查结果表明,蚊蝇密度严重超标,四害消杀效果不明显,四害孳生地治理不彻底,家属区成为各部门单位除四害工作的难点。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让300多万安康人顺利拿到“国卫”的“准入证”,市双创办、爱卫办进行了一场周密的安排部署。病媒生物防制的重点在于消除“四害”,最根本的落脚点依然在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上。中心城区先后新建密闭式垃圾房36座、垃圾中转站9处,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羊皮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基本实现了垃圾密闭化收集,规范化处置。投资6900万元建成江北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2%;新建改建标准化公厕97所,完成老旧家属楼垃圾通道封闭,开展绿化美化,使过去的病媒生物孳生地和卫生死角变成了道路、广场、公园和绿地,美化了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为除害防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各级联动防制并举加强监测

      我市将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双创达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围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原则和“市县联动、防制并举、长效管理、分级负责、市场运作、社会监督”的工作思路,突出孳生地治理、“三防”设施整治、密度监测、科学规范消杀等重点工作,形成了市、县区、街办、社区四级防制工作网络,病媒生物防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坚持“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工作原则的基础上,采取“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出资”的方法,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职责,层层落实工作任务。首先,全面开展病媒生物现状调查,强化单位、社区、镇办病媒生物防制责任主体意识,把督导检查作为推动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手段,采取检查与指导、检查与反馈、检查与通报相结合的形式,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对部门单位年度“双创”工作考核和卫生镇村、卫生单位创建验收的“一票否决”指标,点面结合,强势推进。市、区疾控中心根据区域“四害”密度、种群分布和消长趋势,制定病媒生物监测技术方案和年度计划,建立严密的监测制度,明确监测范围和工作责任,每年组织开展密度监测28次,其中鼠、蚊、蝇密度监测各8次,蟑螂密度监测4次。

      整治环境全民参与清除“四害”

      为解决大多数单位在消杀工作中用药用量把握不清、关键点位消杀不到位、消杀效果不好的问题,市双创办、爱卫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了病媒生物防制消杀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首先,严格按照标准确定了5家专业消杀机构予以备案,要求中心城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选择1家消杀服务机构,签订消杀服务协议,明确消杀范围、面积和质量要求,同时对专业消杀公司及自主消杀单位、个体经营业主用药进行抽查,对使用的药械达不到消杀效果的责令整改,直至取消资格,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资料、统一考核的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模式,保证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计划、经常性开展。
      对宾馆饭店、农贸市场、饮食、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商场、超市和各级医疗机构等重点单位,坚持环境治理与完善设施相结合,加大防控力度。对各类水体、公园、绿地、铁路沿线等地带,落实专门人员,开展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洁,铲除四害孳生的温床。水利部门开展了排洪渠清淤和河道沟渠垃圾清理工作、商务部门对废旧回收站环境卫生进行了规范、国土部门对待建空地脏乱差问题进行了整治,各办事处组织居民对无业主管理小区、背街小巷开展环境整治,通过疏通排水沟渠、清除垃圾死角、消除积水坑洼等行动,有效切断四害孳生源头,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加强宣传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组织培训和加强宣传成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两个强有力的抓手。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病媒生物防制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组建了安康市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小组和考核鉴定小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邀请国家、省级专家来安调研指导、专题讲座和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培养了我市病媒生物防制技术骨干力量,目前我市已有省级病媒生物防制专家3人,市级20余人;市区爱卫办、疾控中心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分层次、分步骤对各县区、各行业病媒生物防制业务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两年来,市区共举办病媒生物防制培训班20余场次,培训各部门病媒专业工作人员2000余人,为各项防制工作规范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同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坚持把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工作纳入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定期更换宣传板报,利用爱国卫生月、科技之春和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大力宣传病媒生物危害及防制方法。市双创办还组织各新闻媒体积极行动对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播放了病媒生物防制科教片,广泛宣传病媒生物的危害及防制方法,让群众了解“四害”危害,以及除“四害”意义,普及除“四害”操作方法,发动群众自觉动手、主动参与,初步形成了“群防群治”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