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道路通车里程增多、机动车辆增多、事故隐患增多、监管空白增多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难题,石泉县推行“四支队伍同监管,十项机制管长效”的石泉工作模式,真正给山区农村道路和通行群众编织安全防护网。
立足实际,建立政策支撑体系。石泉县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监管队伍、健全工作体制,明确重点,夯实责任,统筹协调,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各镇、各职能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责任倒查追击制度,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联防”的责任体系。
整合力量,构建网络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组织协调、专业监管、协管员、行业协会四支监管队伍。即在各镇增设安监办、村设安全专干,在全县形成“县有局、镇有办、村(社区)有专干”的三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组织协调体系;整合公安派出所、交警中队、运管部门的监管力量,实行一体化运行、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执法,达到每镇一支专业监管队伍;配齐配强协管员,每村(社区)明确1一2名协管员,各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落实1名交通安全管理员;每镇成立一个农村机动车驾驶员协会,切实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组织化管理程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关口前移、无缝监管”的安全监管网络。
健全机制,建立工作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形势研判、隐患排查治理、学生乘车安全、信息共享、道路养管、联合执法、宣传教育、举报奖励、投入保障、考核奖惩”十项工作机制,石泉县政府配套出台十项办法制度,将安监系统、交警体系、运政管理、接送学生车辆、道路养管、驾驶员协会、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村(社区)安全专干、协管员等经费全部纳入地方财政保障,全力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重心下移、体系健全、责任明确、素质提高、管理规范、保障有力”提供坚实的保障。
疏导结合,建立联勤联动体系。投入10余万元建立了具有基础信息录入、车驾管服务、违法查纠传递、交管信息发布、村(社区)安全专干等多项基础功能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平台”,全面对接到镇到有关部门交管办。按照“盯死看牢重点时段、严防死守重点路段、严密管控重点车型、狠狠打击重点违法行为”工作要求,坚持源头管理,严把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关、机动车入户审验关、客运车辆、客运企业关,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进”工作,多次深入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农村交通秩序整治行动、超速超载专项整治行动等全天候路面执勤和多时段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建立起安监办包面、公安交警中队(派出所)包片、机动车驾驶员协会包线、驻村干部和协管员包点的立体管理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