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我市全面完成基础教育编制动态调整工作

    作者:唐武彬 时间:2013-10-08 08:30 来源:市编委办 字号: 打印

      日前,市编委办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优先”理念,紧扣全市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调配编制,全面完成了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工作。
      深入调研,掌握实情。自2011年以来,市编委办多次深入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展开调研,广泛听取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基层教学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意见,先后召开座谈会议20场次,收集建议意见16类65条,先后形成了《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亟需调整》、《关于优化配置全市基础教育编制资源的调研与思考》等调研报告,充分掌握实情,发现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综合研判,明确思路。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在吃透上情、了解外情、摸清下情的基础上,把优化配置中小学编制资源与核定公办幼儿园编制有机结合,通过采取先动态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足额配齐全市中小学所需编制后,再调剂部分富余编制至公办幼儿园,解决公办幼儿园编制不足的难题。根据上述核编思路,制定下发了《关于动态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和《关于统一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的通知》,要求各县区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对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编制调整工作。
      立足实际,合理配置。这次核编工作中,市编委办在坚持现行核编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教学需要,按照“城乡统筹、标准一致、保障教学”的原则,对全市由教育部门和集体举办的普通中小学重新优化配置编制资源。其中,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破现行城镇与农村不对等的核编比例,统一按照县镇标准核定中小学基本教学编制;根据素质教育发展需要,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专项核定部分教学辅助人员编制,足额配齐校医及心理健康老师、营养计划管理、学校安全保卫及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同时,考虑教师培训、进修、孕产、病休等一些特殊因素,核定了部分机动编制,解决一些学校教师因病、事假无法教学的问题。这次调整后,全市中小学校平均师生比为1:13.5,较2005年省上核定的平均师生比提高5.7个百分点,进一步优化了城乡中小学教育编制资源。
      动态调整,互补余缺。为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我市根据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精神,依据《陕西省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规定,按照“建成一批、使用一批、核定一批”的原则,以2012年底教育年报数为基数,对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公办幼儿园,按教职工编制与在园幼儿1:7.5的标准核定编制,扣除现有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后,缺额编制从富余的中小学编制中调剂解决,初步缓解了当前公办幼儿园编制不足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