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旬阳 > 正文内容

    旬阳县贯彻惠农政策十年成效显著

    作者:田勇 温华鹏 时间:2013-10-18 08:04 来源:旬阳县 字号: 打印

      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推出十个1号文件,把农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十年来,旬阳县紧扣上级政策,立足县情实际,强化措施、严格监督,在落实10个中央1号文件、省上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财政支农力度大。该县在收入有限、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支持“三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2008年以来,县级财政总支出693126万元;用于“三农”支出409362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9.06%;支农支出88805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2.81%。县级财政五年来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是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4.5倍。
      惠农补贴落实好。该县全面落实惠农各项补贴,提高农业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十年来退耕还林累计发放补贴资金69785.49万元;从2004年到2012年,累计发放地膜玉米补贴资金431.58万元;从2006年起,累计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6521.51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500万元;从2007年开始,累计发放粮食补贴资金2911.96万元、发放能繁母猪补贴996.8万元、发放水稻油菜保险县本级配套资金6.73万元;从2008起,五年累计发放良种补贴资金达3304.66万元。
      信贷支农势头强。不断加大信贷支农的深度和广度,逐步解决农业融资难、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截止2012年末,全县6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6226万元,当年新增14512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62997万元,较年初净增49171万元,存贷比57.57%,当年新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比例约占34%。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32926万元,较年初增加63824万元,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2%,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县内两家金融机构当年享受涉农贷款增量奖励427万元,农户贷款税收优惠389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650万元。
      义务教育发展快。这十年也是该县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十年,“双高普九”、“教育创强”顺利完成,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04年秋到2013年春共有80.527万人次享受了此项惠民政策(小学46.2648万人次,初中34.2522万人次),下达免杂费和公用经费资金18552.5302万元;从2003年春开始实施免教科书,近十年共免课本费28.5216万人次,资金2198.9798万元;“一补”近十年资助10.6050万人次,下达资金3790.2410万元,十年来累计投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2342.7712万元。营养改善计划从2009年至今县财政下拨资金5859.1524万元,享受学生37.908万人次。学前教育从2011年秋至今,共免除学前一年幼儿(满五周岁)保教费12555人次,免费资金529.78万元;共补助学前公用经费28336人次(幼儿园22920人次,附设班5416人次),下达补助资金456.895万元;共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生活费2712人次,财政下达资金101.7万元。
      社会保障覆盖广。以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低保以及“五保”供养为重点,构建起覆盖全县的民生保障新体系。新农合参合率从2005的91.2%增长到2013年的99.76%,截至今年7月份,全县参合农民门诊统筹就诊29.2万人次,报销门诊统筹基金1145.3万元,实际补偿比例为61%,人均补偿费用2489.06元,累计基金支出9418.44万元。新农保自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发放养老金16.3363万人次,累计发放金额9000.7002万元,参保率为93.6%。该县从2007年起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止2012年底,共为农村低保对象22.5033万人次发放资金16485.2万元,共为城市低保对象3.9677万人次发放资金8705.6万元。建有县级中心敬老院1个,区域性敬老院6所,镇级敬老院16所。全县敬老院床位数达3128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095人,集中供养率达7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