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教育局狠抓全市各校外活动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规范校外活动中心的运行,全市校外教育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校外活动中心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安康市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1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0个。各活动中心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功能部室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备均实现了建设目标和要求,能满足各项培训和活动的开展需要。2013年宁陕县、旬阳县、岚皋县和安康市活动中心,认真筹备,积极争取,申报201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能力提升项目,用于活动中心改扩建和设施设备维修更新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目前4个项目均已获批。
校外教育队伍不断加强。目前全市11个活动中心共有主任和副主任15人,专职教师49人,兼职教师351人,学历达标率为95%,已建立起了一支专兼结合,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具有丰富的组织能力和管理经验的校外教育队伍。各中心注重人才提升和再培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省组织的骨干教师专业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和进修专业课程,帮助教师开阔眼界,提高专业素养,邀请知名专家、主任对中心专职教师授课,校外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校外教育管理逐步规范。各活动中心在运行管理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明确管理目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内设机构、岗位职责分工,建立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和考核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活动和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制度上无盲区,管理上无盲点。
校外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各活动中心,常年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免费、公益性、参与式实践活动,开办各类绘画、舞蹈、文学、书法、科技等兴趣小组;举办科技、艺术、体育、综合实践等门类齐全的特长培训班,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特长;充分利用“六一”“七一”“八一”“国庆”“元旦”“教师节”等重大节日,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同时积极承办本地的各类大型艺术展演、体育运动会等活动;结合地域特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旬阳县、汉阴县、石泉县、市活动中心开展汉江奇石鉴赏、汉歌汉剧学唱活动;紫阳县活动中心开展小小茶艺师培训等活动。一年来,开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培训人数达3万余人次,参与活动学生达15万人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认同与赞赏。
校外教育辐射全面推进。旬阳、石泉、宁陕、汉阴、岚皋、白河、平利、紫阳县和市活动中心在办好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同时,将中心的育人功能向农村延伸,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下乡村、入村镇学校、进社区等活动,并积极在乡镇中小学建立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辅导站,全市共设立校外活动中心辅导站80余个,覆盖城乡的校外教育的网络体系正逐步建立,为让更多的孩子能共享校外教育的优质资源提供了便利。
校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在2012年全省青少年活动中心评估中,我市宁陕县、石泉县、旬阳县3个校外活动中心被评为陕西省一级活动中心;汉阴县、岚皋县、白河县和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4个校外活动中心被评为陕西省二级互动中心;平利县校外活动中心被评为陕西省三级互动中心;2013年3月,宁陕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被评为全国县级示范性活动场所。中心的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有一大批节目、作品、多名学生和教师在国省各类比赛和活动中获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