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树立大财源观念 支持新农村建设——访市财政局局长廖贤平

    作者:熊锋 时间:2006-03-14 12:0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培植财源,做大做强财政收入’蛋糕’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和财政职能的转变,新形势下的财源建设,要从传统抓财源建设的框框中跳出来,树立大财源的观点,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的方向和着力点,灵活运用政策,保持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一见面市财政局局长廖贤平就勾画出了财源建设的框架,接着他又娓娓说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一是研究建立约束与激励并重的财税政策,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间财政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二是多方筹资,按照项目带动战略,配合相关部门,选好优势项目,积极争取中、省项目建设资金,用好优惠政策,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对经济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三是改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采取财政贴息、奖补、财信担保、投入资本金、投资参股和典当等方式,通过政府投资、融资、资产置换的有效运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经济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四是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五是加强收入征管,提高财政对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完善收入激励机制,促进税收收入增长;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增加可用财力;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和非经营性资产,挖掘新的收入增长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部门要按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乡村建设向农村延伸”的总体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办好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切实抓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村用乡代管”改革。四是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办好农民群众关心的实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