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汉阴县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精神,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辟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直通车”。
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预算体系,预算到校,奖金直接拨付到校。农村中小学预算以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农村小学(含教学点)纳入乡镇中心小学统一代编,实行报账制,学校的各项收支统一纳入学校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将人员经费外的各类教育经费全额纳入“汉阴县基础教育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和拨付,县财政根据教育经费预算和拨款计划按进度从“专户”直接拨付到校,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当年纳入专户用于义务教育公用运转的经费预计超过1000万元。今年该县已全面将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县级预算,对省市规定的一次性津贴、交通费、公务员津补贴、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按标准全额预算。免杂费资金通过教育资金专户下拨;当年预算生均公用经费补助80万元;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110万元;免除城镇居民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杂费40万元。加强农村中小学专项资金的管理,其中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的资金,直接拨付农村中小学;用于危改、修缮、购置以及偿还校建债务等专项资金,不下拨学校,由县级组织政府采购,实行专户管理、国库集中支付。
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监督机制。该县制定了《汉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并指导各学校建立与新机制相匹配的经济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严禁将建立新机制的资金用于还债,抵扣拨款、福利待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专款专用。各学校只能按照“一费制”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办费项目和寄宿生住宿费,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它任何费用。监察、物价、教育部门设立举报电话,受理投诉事项,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从今年起,该县将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布局调整、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分乡镇测定每年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所需资金主要由县上承担,按照集中管理、分批安排、重点解决的原则使用。县级财政今年初步拟拿出30万元专项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配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