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2013年《安康文化》办刊座谈会召开

    作者:佚名 时间:2013-11-20 11:57 来源:市方志办 字号: 打印

      11月15日,由安康市方志办、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安康文化》办刊座谈会在安康学院召开。本市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安康文化》编辑部工作人员及作者代表共三十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安康文化》主编戴承元教授主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柯晓明做总结讲话。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安康文化》主编蔡晓林,安康市地方志学会会长、《安康文化》编辑部主任张永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戴承元主编通报了2013年《安康文化》的办刊情况,各位专家、学者也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余书褀、李厚之、丁文、吕农、刘继鹏、蒋典军、屈咏梅、赵天平等学者先后发言。嘉宾们在对《安康文化》在当下安康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功能作出高度评价的同时,围绕如何加强安康文化的文化类型归属与基本特质研究,如何持续拓展安康地域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如何设计安康地域文化的建构逻辑及价值向度,如何发挥学术文化在安康地域文化研究中的导引和辐射作用,如何实现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与政府决策的强力对接,如何提升《安康文化》作为文化研究的平台和载体的带动效应,如何将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思考纳入刊物的学术视野,如何在学术锐气和学术理性、学术化和大众化之间保持平衡,如何打破地域、领域壁垒从而生成安康地域文化研究的合力效应,如何围绕热点理论问题或重大现实问题策划专栏、专号,如何拓宽稿源,如何提高编校质量,如何推动《安康文化》进校园、进书报亭、进农家等问题积极献计献策。
      柯晓明主任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向与会嘉宾表达了敬意和感谢,表示将认真学习消化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出,市地方志办公室与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安康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协力合作中实现了共同发展,这对如何促成地方文化部门与高校文化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利合作具有示范意义。希望与会嘉宾增强地域文化建设的自觉和自信,在通过学术耕耘发挥各自的文化担当的同时,继续关注并支持《安康文化》建设和发展。同时,市地方志办公室今后将更积极地从政府的视角出发,在研究立项、平台搭建、成果对接、资源开放等方面强化服务。
      《安康文化》创刊于2006年,至今已发行32期。8年来,《安康文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地域文化研究中求真务实的学术原则,坚持建设安康地域文化研究队伍的长远目标,坚持刊物服务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坚守平实的风格和严谨认真的编辑职业责任,开辟了地域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为安康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立论发言、研究探索”的有效平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和培养安康地域文化研究队伍力量,开发挖掘地域文化研究成果,促进安康文化艺术和学术研究繁荣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省地方志系统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在今后的办刊过程中,《安康文化》将继续走“大众化学术和学术大众化”之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更新办刊理念,调整优化栏目,加大开门办刊的力度,努力使《安康文化》在提升安康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安康地域文化品牌、构建良好人文环境、促进美丽富裕新安康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由安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安康学院图书馆、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汉滨区档案史志局共建的安康方志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