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来,镇坪县始终坚守环境保护政治使命与责任,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四成同创”为抓手,通过规划引领,大力实施生态示范工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县城。该县始终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围绕建设“绿色、包容、灵动、秀美山水园林精美县城”的总体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镇坪县城乡一体化规划》、《镇坪县县城总体规划》等一批规划的编制工作,实现了一个功能协调、覆盖全面的规划体系已初具雏形。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工程实施,南江景观栈道二期工程、过境路亮化工程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先后竣工投用,有力地改善了县城人居环境。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共投入1200万元,突出以“一线三口”(公路沿线和路口、村口、门口)为重点,全面开展“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5100户、“三乱”(乱占、乱建、乱放)整治和“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治理共4980户。捆绑资金4500万元,推动了新建民居与整改建筑的风格统一。投资1630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十项惠民工程,切实增强了农村环境保障能力,实现了农村清洁、美化、亮化工程全覆盖。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自2011年9月开工建设县污水处理厂、县垃圾填埋场以来,该县共投资近8000万元,目前“两场”均已竣工投用。县城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止目前已累计处理污水约23.5万吨;县垃圾填埋场已设计日处理垃圾30吨,止目前已累计处理垃圾4000吨,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为强化镇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该县统一购置清运车辆11辆(每镇配置1辆),在每个村招聘1名保洁员,成立镇保洁队,对镇村垃圾进行分拣,逐步实现了“村收集、镇运输、集中处理”的垃圾收集、运输、管理机制,有力地提升了污染减排能力。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以县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重点保护对象,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设立了警示牌和标识牌,发布饮用水源保护公告,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及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同时还对饮用水源地水质定期送检,定期现场监察和执法,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了全县人民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有力促进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水质和生态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