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物价局立足服务中心、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三服务”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和创新价格监测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努力提升价格监测工作的新水平。
建设网络体系,创新检测机制。为了强化价格监测的职能作用,安康市物价局从2012年开始着手全市价格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创新价格监测工作机制,目前整个工作已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全市投入10余万元建立起了市县一体、点面结合的价格监测网络体系。一是建成了市物价局与十县(区)物价局价格监测报告一体化的监测工作机制,做到了监测时段同步、上报数据同步、公布监测结果同步的“三同步”,能够全面及时掌握全市价格动态,为市县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详实的依据。二是建成了点面结合的价格监测网点,全市共建立价格监测网点50余个,其中市中心城区30个,县区20余个,涵盖了农产品、生产资料、建材、房地产、生活用品等领域70余个品种,完善了对价格监测网点的业务指导、挂牌管理、定期报告、经常回访的管理机制,大大提高了价格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广泛性,提升了价格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实现了市县监测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为搞好监测工作提供了保障。
拓宽监测领域,发挥职能作用。为了比较全面掌握全市生活生产必需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动态,更好地为民生和发展服务,安康市物价局在做好国家和省物价局确定的58个品种市场价格监测的基础上,还增加10多个生产、生活方面的工、农业商品的市场价格监测,使监测品种达到70多个,涵盖了工业品、建材、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通过扩大监测品种,比较全面掌握了全市的生产和消费动态,为市政府制定发展方面的决策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如:我局在监测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发现商品房上涨很快,均价达到5500元,最高价达到了6500元,立即向政府报告,政府采取了措施,要求商品房价格均价不得高于5000元,最高价不得高于6000元,有效地调控了房价。在监测中我们还发现建材和生产资料价格有小幅波动的情况,我们迅速对其开展了检查和约谈,有效地平稳了市场价格。我们充分利用监测成果,扩大监测工作的影响力,对监测数据及时抄送市四大班和主要领导,使他们能够及时掌握监测到的重要商品市场价格动态,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人大政协的充分肯定。
注重调查研究,服务地方发展。加强分析预测和调研,积极服务地方发展。高度关注我市事关民生价格变化,多方面、多渠道挖掘价格信息,随时掌握市场变化动态,发现价格异常变化,及时跟踪调查分析变化原因,根据近几年生猪价格、牛羊肉、鸡蛋、生姜、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我们经常深入到生产、销售企业跟踪调查,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及时掌握价格动态,对相关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较为全面、深刻的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其中《我市生猪价格跌破盈亏点严重影响生猪产业发展》、《安康市2012年全市市场价格分析及2013年价格走势预测》被市委办公室《信息快报》头版头条刊载,市政府立即责成相关部门检查兑现生猪养殖补贴执行情况,加大政策兑现及技术扶持,切实保护养殖户利益。2012年我市商品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我们及时将情况上报市政府,政府立即出台房价最高限令政策,限定我市商品房价最高不得超过6000元/平方米,有效地抑制了我市商品房价格上涨。我们还撰写了《安康市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受禽流感影响我市鸡肉销量大幅下降》、《我市生姜价格上涨明显》、《安康市2013年1—8月市场价格监测及分析》等调研分析报告,上报省物价局、市委市政府及主要领导,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