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办好教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何办好教育事业,记者对市教育局局长杜科持进行了专访。
在谈到如何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时,杜科持说,在“十一五”期间,市教育部门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使城乡学校逐步达到基本均衡,从根本上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认真实施好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五大工程”,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责任不清、保障范围较窄,保障水平偏低,发展相对滞后的面貌。认真贯彻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认真实施安康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切实解决城区基础教育资源紧缺、学生拥挤、班大人多的问题。
针对我市如何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杜科持指出,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矛盾“十一五”期间,市教育局将以促进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良好就业为导向,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实行“定单培养”为突破口,实施“1118”工程。实施“1118”工程主要体现在:建成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使其办学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进入全国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在校生达10000人;二是每个县办好1所示范性职教中心。全市建成10个达到省定标准、具有综合功能并发挥规模效益的县级职教中心和10所千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战略地位和龙头作用。三是建成10个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依托实训基地形成10个骨干特色专业。四是每个乡、村建成1所能满足当地农民技术学习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农技校。同时,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10县(区)全部纳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范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