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市目标责任考核组对市教育局2013年度工作进行考核。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恒昌主持考评大会并作工作汇报,市考核组组长、平利县委副书记邱志华作动员讲话。
会上,邱志华从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意义、主要特点、民主测评等方面做了强调和说明。要求高度重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严格按照“从简、从严、从实”考核要求,实事求是总结工作,不弄虚作假,不夸大成绩,不回避问题,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全面准确、客观公正考核评价市教育局中心工作和领导班子提高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2013年度,市教育局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取得突出成绩。在重点及职能工作方面,一是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超额完成。完成校舍建筑面积62.9万平方米,投资8.9亿元,超任务45个百分点。其中:高新中学、白河中学、平利二中完成投资3.5亿元,超任务13个百分点。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全面启动实施。汉滨高中、汉滨初中、石堤小学等改扩建任务提前竣工使用,市一小、市初中、东坝小学等建设加快推进,有力缓解了“上学难”矛盾。二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进展。以校安工程、生活设施、体育场建设为重点,投资2.3亿元,扎实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安康城区江南片小升初划片就近入学全面稳妥推进,从制度上为解决城区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创造了条件。高中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高新国际中学秋季顺利开学,首次完成招生1218人。全市高考达省二本线人数9006人,上线率位居全省第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2.84%,超任务4.8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招生20681人,超任务1681人。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5.97%,超任务5.97个百分点;三是“双高双普”走在全省前列。旬阳县创建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验收,石泉县创建资料已上报教育部审核,宁陕县创建为省级教育强县,白河县创建为省级“双高双普”县,镇坪县“双高双普”工作通过市政府初验,汉阴县和岚皋县“双高双普”工作有序推进,创建省级教育强镇67个,县域教育焕发蓬勃活力。四是学前教育任务超额完成。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1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2.91%,超任务14.91个百分点。五是校园保持安全稳定。创建省级平安校园8所、市级39所,没有发生重特大校园安全事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扎实推进,投入营养餐改善资金2.05亿元,实施学校1077所,惠及学生22.3万人。六是语言文字评估通过验收。安康市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创建工作在陕南陕北率先通过省上验收授牌。旬阳县、平利县、石泉县通过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验收。全市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7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达到15所。七是精心做好教育项目工作。策划包装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旬阳县第二高级中学建设、市中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城镇扩容改造等4个重大教育项目,争取投资1.5亿元。招商引进四川鹏翔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新建安康高新国际中学项目,落实到位资金2500万元,超任务500万元。八是义务教育保学控辍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初中辍学率为1.61%,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控制标准。九是积极关爱弱势群体上学工作。健全完善助学机制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资助学生30.9万人次,落实资助资金1.45亿元。扎实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护、残疾少年儿童入学教育、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等弱势群体的上学问题,12万留守儿童和10万余名寄宿生得到了良好教育关爱。十是切实加强局机关及系统的节能降耗工作,实现了能耗下降目标。在中心工作方面。一是双创工作扎实推进。认真抓好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治、示范点建设工作,开展“双创”督查13次,下达整改督办单38份,全面完成了教育系统“双创”任务,被市双创办评为“双创推进暨城乡环境百日整治活动”先进单位。二是新农村建设帮扶成效突出。全面推进“联户帮扶、三联共建”活动,多渠道筹资353万元用于石泉县迎丰镇三官庙村的公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社区服务中心和移民搬迁等民生工程,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全村整体实现脱贫目标。三是城区周边绿化治理取得实效。以科学管护、补栽补植为关键,投入4万元,着力做好50余亩绿化造林管护工作,苗木成活率达到98%,多次受到市双创办、市绿化办督查组的好评。在党的建设工作方面。一是抓好班子理论学习。全年组织局党委中心组学习4次,撰写心得体会文章24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2次,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163人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班子团结协作,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策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二是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在市委和市委组织部的重视下,局机关2名干部分别赴西藏阿里地区和北京市石景山区挂职锻炼,选派7名干部参与市直教育系统挂职锻炼,机关提拔科级干部3人、轮岗交流3人;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完成了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的1项牵头任务和7项参与任务,积极推进警示训诫防线工作,给予警示提醒1人、诫勉督导2人,查处违规收费18.16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6人。抓好清理会员卡和商业预付卡清退、公务用车和违规公车处置、清理违规占用办公用房、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等专项治理,局机关“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3%。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工作,发放征求意见表65份,走访基层学校师生50余次,坚持边调研边整改,为师生办好事实事11件;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以“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建设为抓手,积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局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已经省文明委审定待省委命名,创建省级文明校园9所、市级20所,平安校园省级8所、市级39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校国家级5所、省级8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省级2所、市级15所,评选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5项;五是认真履行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公开重要文件200份,政务信息300余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0件(次),直接办理答复4件,转办16件。市长信箱交办49件,已办结49件,回复率、办结率均100%。同时,对2008年10月1日以后制定下发的文件进行全面筛查,逐项清理,确定予以保留22件,废止5件。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和亮点。全省第一批5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我市占到1个,25个教育强县我市占到3个,18个“双高双普”县我市占到3个。安康职教工作被省教育厅推荐教育部拟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教育局机关将创建为省级文明单位。教学科研、文秘信息、网民留言办理、“春笋计划”等工作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先进集体。党建组织、政风行风建设、窗口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先进单位。在省目标责任考核对政府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我市教育工作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首位,其中:群众满意度达到93.54%,比平均满意度高8.09个百分点;两代一委满意度达到98.33%,比平均满意度高4.16个百分点。
测评会上,考核组分别就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新提拔科级干部等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测评结束后,还进行了个别谈话。
考核组副组长、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静,及考核组其他成员,安康市教育局机关及其直管单位负责人,服务对象代表参加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