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必备条件——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冯尚勇

    作者:璩勇 时间:2006-04-03 12:2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如何看待劳动保障工作,如何进一步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冯尚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介绍了他下一步的打算。
    冯尚勇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利益趋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加之陈旧的就业观念与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矛盾日益彰显,无疑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常言道:人不可一日无事,“无事者生非”。生非就是不安定,就要出问题。我常在系统内讲这样的话,务必请同志认识到,充分的就业和公民应当享受政府为其提供的社会保障待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我们要跳出劳动保障,看劳动保障,干劳动保障事业。因为你承担着协调劳动关系的责任。
    我市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历来被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但目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比喻为“三个胖子”同挤一个门。一个是,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二是,下岗职工和复员退伍军人需要安置就业;三是,数以千计的大中专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
    作为统筹城乡就业、牵头抓总的政府职能部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将围绕一个转变,坚持三个原则,采取五项措施的基本思路。一个转变,就是转变就业观念,要引导人们改变吃财政、吃政策、进机关的旧观念,树立市场选人、用人的新观念。坚持三个原则,就是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市场调节就业的原则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原则。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二是落实政策,促进就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36号文件、省政府1号文件精神,用足、用好、用活就业和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三是拓展空间,转移就业。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输出工作模式,做大做强安康劳务产业;四是强化培训,推动就业。继续坚持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区域间联合办学的新路子,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五是健全体系,稳定就业。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维权保障,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内、外两大基地和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的作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切实履行统筹城乡就业、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