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十五”期间科技对我市工农业贡献率达39%和40%

    作者:张立君 时间:2006-04-04 12:31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人员围绕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坚持科技创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选择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取得科技成果113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12项,29项科技成果受到省级以上科技奖励,申报国家专利186项。据测算,“十五”期间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0%,对工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39%。
    在农业方面,共培育新品种17个,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新品种150多个,农业适用新技术100多项。选育的安薯系列洋芋新品种、安玉系列中高山玉米新品种、四倍体绞股蓝新品种和安姜系列黄姜新品种,不但在全市农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逐步向全省、全国推广应用。试验研究的绿色三元杂交猪生产配套技术、优质粮油生产配套技术、设施农业生产配套技术、无性系茶叶栽培技术、绞股蓝和茶叶标准化栽培技术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工业方面,研制新产品130多个,开发和引进新技术70多项,有20多个新产品和新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开发的绞股蓝总甙制药新工艺、葛根素提取新工艺、汞锑分离技术、黄姜提取淀粉生产水解干燥物新工艺和黄姜水解污水处理技术、页岩砖生产技术、铅锌矿尾渣烧制节能砖技术、立窑水泥企业烟尘治理技术等一批工业高新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不但取得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大幅度提高了重大科技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为全市重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科技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先后引进新技术、新机械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取得科技成果30项,开展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胰胆管疾病技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血管内神经外科诊治脑血管病技术、硬性鼻内窥镜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全市医疗技术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