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7期
(总第7期)
中共安康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11月11日
“陈分新‘十指联动’工作法”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法宝”
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是全市农村基层组织的老典型。近年来,村支书陈分新带领村级班子,大胆探索实践,创新总结出“十指联动”工作法(包括:“拇指树旗”、“十指连心”、“两手配合”三部分),成为新时期农村联系服务群众的“法宝”。
“拇指树旗”——建强组织、示范引领。“拇指树旗”是关键,就好像人的两只手、十根指头,以拇指带动十指,通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让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合力。一是抓好“树旗”工程。通过推行“后备干部群众推荐”、“村组干部直选”及“一述三评”等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群众信任、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村支书陈分新严格要求村干部和党员,自己率先垂范、一心为民办实事,起到榜样作用。二是实施网格化管理。横向上,将全村5个村民小组细化为27个服务网格,由居住在网格内的村组干部或党员担任网格长,进村入户、了解民情,倾听民声、解决问题;纵向上,将工作合理分解为多个条块,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
职务特长,各负一块,每个网格长当好村级事务管理、村情民意反馈、矛盾纠纷调解、弱势群体帮扶和文明新风倡导“五员”,将党员干部和群众紧密“网”起来,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
“十指连心”——联系群众、凝聚民心。“十指连心”是核心,好比十指与心脏血脉相通,体现在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的愿望作为努力方向,积极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做到党群一心、心手相应。一是成立“务工服务站”。针对王院村有一半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且大多数人没有手艺,缺乏维权知识,只能干脏活、累活,还经常遭遇劳资纠纷的实际,村上成立“务工服务站”,统一组织培训,并根据各自特长输送到不同特点的用工单位,带动全村400多人外出务工,每年带回劳务收入2400多万元。二是配备“妇女小组长”。在大量男劳力外出务工的同时,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了新问题,村上及时为七个村民小组配备“妇女小组长”,专门负责帮助家庭经营、调解关系、辅导孩子作业、照顾妇女坐月子、计生“三查”等事情,担当起留守人员的“保姆”。三是让村组干部担任“代理家长”。针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群众,村上让村组干部担任“代理家长”,只要群众有什么需要,打一个电话,“代理家长”就会上门服务,很多时候还需骑车到镇赴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两手配合”——统筹兼顾、推动发展。“两手配合”是重要内涵,突出盘活生产要素、转化优势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将分散经营与集约经营两结合。村上及时成立烟草协会,通过统一规划、集中流转建起烟草产业园,将烤烟向种植能手、大户集中,两年多时间种植户由原来的200多户缩减到50多户,而经济收入却大幅增加。二是村内发展与村外发展两促进。组织村民以股份制形式在村外流转土地1600多亩,建起两个现代化烤烟生产示范园,每年可实现产值200多万元。在县城创办王家院子食品有限公司,对内成为群众获取市场信息的“情报站”,对外成为绿色农产品的供销社。三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陈分新牵头组建了“一班两会”,即村民自乐班、老年协会和红白理事会,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搭建文化舞台,让村民在娱乐中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十多年来,全村没有一例越级上访、没有一起重大治安案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等殊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