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妥善解决避灾扶贫搬迁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市狠抓六项试点,通过试点示范,大胆探索,努力创出搬迁工作的新路子。
抓好统筹城乡试点。紧紧抓住中央城镇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关于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引导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进城入镇,转户籍、市民化。每县区选择两个镇或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开展避灾扶贫搬迁安置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同步实施试点工作,探索避灾扶贫搬迁安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实施土地、林地流转试点。加大土地、林地流转力度,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导能人大户和工商资本,建设农业园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每个县区选择一个村开展以耕地、林地、库塘、草场经营权流转为主的土地、山林资源流转试点工作,鼓励搬迁安置群众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流转承包耕地和林地,实现搬迁安置户有产业、可就业、能致富。
创新社区管理试点。探索将避灾扶贫搬迁社区纳入城市社区管理,对在城镇规划区建成的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小区,按城市社区标准设立社区。在城镇规划区外安置规模在300户或1000人以上,且具备相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移民居住区,参照城市社区标准,设立移民搬迁社区;安置规划在300户或1000人以下的移民居住区,不单独设立移民搬迁社区,作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纳入相邻社区管理。落实社区组织机构和人员经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开展“两证”发放试点。在遵循现有土地、房产政策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维护搬迁群众合法权益。每个县选择两个100户以上已搬迁入住的集中安置社区开展试点,破解一户多宅,一户多证等现实问题。
抓好“一区一策、一户一法”试点。通过集约土地发展产业,集中培训促进就业,集成政策鼓励创业三管齐下,落实“一区一策、一户一法”的增收致富方案,夯实帮扶措施,强化项目和政策配套,促进群众就业创业兴业,努力实现增收致富目标。每个县集中抓一个试点,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扶持,探索增收致富办法。
实施土地综合利用改革试点。以国家修编土地规划和国土资源部专项支持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土地利用试点政策为契机,在一个县选择一个镇开展试点,重点探索建设用地占补平衡、老宅复垦等问题,努力破解难题,创出新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