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共212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6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0.7%。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紫阳县针对贫困村是开展第三批教育活动的难点,按照中央“为贫困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实事”的要求,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村落伍掉队,制定了“先进村做样本,中间村争先进,贫困村不掉队”的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联系实际,多措并举,努力抓好贫困村先进性教育活动。
一是集中整顿农村后进党组织。在教育活动中共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15个,对群众不满意的5名党支部书记及时进行了调整。同时新修、改建、与学校共建村活动室65间,使65个贫困村都有了活动场所。针对贫困村无电教设备问题,采取向上级争取,县里补助和乡镇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购置了VCD机65台,免费发放780余张光盘,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物质和组织保障。
二是加大活动经费拨付力度。针对贫困村集体收入薄弱、经费不足的情况,县财政拨出1.3万元专款给贫困村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经费,为贫困村统一配备了办公用品,为全体党员提供了笔、本等学习用品。
三是加大帮扶力度。把第一、二批教育活动中采取的帮扶措施制度化,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实施定向帮扶,帮助贫困村寻找适合的产业,进一步提高贫困村脱贫致富的能力。大力实施“惠农”工程,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为脱贫致富提供保障。为加大贫困村的帮扶力度,该县采取“四结对,三上门”的帮扶办法,即:省、县、乡镇驻村指导员与贫困村党员结对结队帮扶,乡镇干部与贫困村党员结对帮扶,村两委干部与党员结队帮扶,党员产业大户与贫困群众结队帮扶;定人不定期送技上门,问策上门,服务上门。金川乡白马村党支部书记雷兴发为鼓舞贫困户发展烤烟产业的热情,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毅然掏出500元钱支持贫困户发展烤烟,该村还将便民桥修复作为解决急、难、盼问题的重要内容,发动全村党员参与修建了一座长18米的水泥桥,彻底解决了群众过河难的问题。苗河乡常湾村积极争取部门支持,修通了群众盼望已久的葫芦颈吊桥,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争取移动公司的支持,上马了移动基站建设,解决了通信难的问题。中国水利顾问集团西北设计院派驻红椿镇盘龙村后,心系该村发展,筹集资金5万元,水泥50吨,积极组织群众修通了村级公路,改写了该村不通公路的历史。
四是帮助贫困村找致富新路子。针对贫困村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生活水平偏低的实际,完善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贫困村发展茶、桑、畜主导产业,使贫困村的党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群众愿意接受的发展模式,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并从贫困村的实际出发,帮助制定了脱贫计划、确定脱贫项目、解决脱贫资金,促进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努力使贫困村的经济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五是帮助贫困村党员提高致富领富本领。针对贫困村党员普遍存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双带”作用不强等问题。发挥乡镇党校的阵地作用,讲解、宣传党的涉农政策及农业科技知识,引导农民党员学科学、用科学,增强农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积极发挥贫困村的党员“能人”作用,通过广泛开展“八个一”活动,鼓励他们为农民群众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农民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引进一项实用技术、引进一个致富项目、推销一种农副产品、帮扶一个贫困户、资助一项公益事业、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农村发展新路子。形成“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办”的良好氛围,使党员的先进性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得以充分体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