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20期
(总第30期)
中共安康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4月8日
在职党员领岗服务 党群关系鱼水情深
——石泉县北街社区驻地单位在职党员领岗服务群众的调查报告
党员干部在社交圈和生活圈的表现,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过去,石泉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班后多为看电视、上网、逛街、休闲、健身、聚会,参与社区活动不多,服务群众意识不强。近年来,该县北街社区通过开展驻地单位在职党员社区领岗、服务群众活动,让党员干部下班后同群众打交道,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如今,北街社区越建越美,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文明社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情况
北街社区是石泉县城最大的社区,面积2.5平方公里,辖8个居民小组6758户20261人;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有党员130名;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52个党支部98个党员956名。十年来,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社区领岗、服务群众,拉近了党员和群众距离。
石泉县在职党员社区领岗服务群众,起源于十年前。据北街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绪贤介绍,那时北街社区因无办公场所,党员开会都在支书家里进行,议事往往选在支书家人上班期间见缝插针,活动常常草草收场,党员戏称是“地下活动”。时任石泉县委副书记、北街社区住户胡吉应注意到了社区的窘迫,他同几个驻社区单位和党员干部商议后,决定动员单位和党员捐款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胡吉应带头捐赠5000元,驻社区单位和党员干部纷纷响应,很快筹资10余万元,几个月时间解决了困扰社区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
驻社区单位和党员为北街社区排忧解难的事儿,带给县委领导深刻启示:机关单位党员综合素质较高、社会联系广泛、专业特长明显,是促进社区工作的宝贵财富,是加强社区党建的重要力量。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在社区,在职党员生活在群众中间,充分发挥驻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在职党员融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地拉家常,倾听群众的真实意见,了解群众的迫切需要,体察群众的实际困难,尽力而为地解决社区群众急盼忧怨之事,促进机关党建与社区党建良性互动,正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于是,单位在职党员社区领岗服务群众活动,在社区迅速开展起来。
二、主要做法
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领岗服务群众,突出注册报到、设岗定责、创新载体、严格管理四个环节确保活动实效,使党员能够深入下去、作用能够发挥出来、群众能够得到实惠。
1、深入群众作承诺。签订双向协议落实党员管理责任,由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共同督促在职党员主动到所居住社区党组织注册报到,对报到实行“一人一卡一册一承诺”规范管理,“一人”即党员本人必须亲自到社区报到注册;“一卡”即党员信息卡,向社区提供党员个人照片、家属配偶、电话号码、家庭住址以及从业职位等信息;“一册”即参加社区活动记实手册,由社区负责每季度填写一次;“一承诺”即党员参加社区活动承诺书,积极为社区和居民做好事、办实事。为方便社区管理,还统一制作了“党员之家”标识牌,悬挂于党员家门口,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2、设岗定责搭平台。社区党组织根据注册报到党员情况,分类建立信息库,以居住小区、楼院、单元党支部和党小组为依托,把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坚持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在调查摸底基础上,根据社区需要和党员特点,按照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五个方面,设置义务维修、医疗保健、法律援助、关爱老人、帮贫济困、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信息服务、政策宣传、科普教育、文体活动、矛盾调解、治安联防、卫生监督、文明创建、环境维护等公益性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要求,供党员认领,实行“一人一职”,使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人人有舞台。据统计,北街社区在职党员95%以上在社区领到了合适的岗位,其中兼任小区楼院长的有175人,占社区楼院长总数的80%。
3、创新载体惠民生。围绕“帮”和“带”主题,在社区建设、工作落实上出谋献策、帮扶指导;围绕扶贫济困主题,与困难家庭结对子“一帮一”;围绕文明创建主题,开展社区环境卫生“联抓”,社区文体活动“联办”,社区社会治安“联防”;围绕教育宣传主题,开展富有专业性、针对性的社区服务。突出连心共建、爱心帮扶,要求在职党员做到“六个一”,即每年在社区“做一次调研、搞一次活动、出一个点子、办一件实事、破一道难题、搞一次慰问”,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以志愿服务的形式,结合党员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积极参加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联系户、党员服务周等活动,着力改善民生,让群众得实惠。
4、严格管理促落实。建立年初注册报到、季度信息反馈、平时不作为告诫、年终考评等四项制度,加强在职党员社区领岗服务群众的管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年终考核、年度评优时主动征求社区党组织的意见,社区党组织每年至少两次向单位党组织反馈党员参与共驻共建情况。对践行承诺好、服务表现好、群众反映好的在职党员,予以表彰奖励;对表现差、形象差、评价差的,实行不作为告诫,评优树模一票否决,提拔使用给亮黄牌,经调查核实有问题的给予处理。
三、取得成效
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社区领岗服务群众,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民心,为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密切了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1、解决了群众身边难事。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深入群众当中,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北街社区有栋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房屋,居住着20多个低保户和病残人,门前道路没有硬化,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脚泥,此事反映给在职党员、县财政局局长,道路很快得到了硬化。社区旱厕改造缺资金,在职党员、县林业局局长得知后,召开局班子会议,决定挤出11.3万元资金给予支持,解决了1000余名群众如厕难题。近年来,在职党员及单位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帮助北街社区硬化背街小巷道路5200余米,安装路灯36盏,完成旱厕改造4处、小区绿化20余处。
2、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领岗服务社区群众,常态化访民情、听民意,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积极探索群众工作方法,更多更具体地关注群众身边的事,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促进了作风转变。县人社局在职党员转变观念,把免费技能培训送进社区,发挥自身优势向社区推荐就业岗位200多个,帮助1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县红十字会在北街社区成立了“博爱超市”,三年来免费向急需救助的居民发放物资价值50余万元。县民政局在职党员立说立行,协调成立了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近130多名空巢老人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近年来,在职党员累计捐款捐物10多万元,慰问困难群众450多人次,帮包困难户420多户,资助学生120多名,为社区办实事600多件,树立了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3、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工作和生活在社区群众中间,领岗服务后能够更深地与群众接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真诚交流谈心中增进干群互信,增加友谊和感情。在职党员贾玉春关心社区事业,多次为社区编写楼规民约,参加社区公益活动,长期自发帮包一特困老人,真诚的爱心感动得老人热泪盈眶。社区有位妇女因婚姻问题多次上访,在职党员方隆菊经常找她开导思想和沟通谈心,并热心帮她找工作,昔日老上访户如今不再上访,安心在超市务工,还和方隆菊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职党员正是在帮助群众整理环境卫生、疏通下水管道、清理化粪池、自费安装路灯、为空巢老人送餐、为社区居民免费体检、代行动不便老人办证、公道调处邻里矛盾等一件件实事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领岗服务社区群众,使社区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整个社区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桃园小区环境脏乱差,群众反映强烈,小区35幢楼房56名在职党员楼院长积极发挥作用,会同社区和城管部门筹集卫生费开展大扫除,清理垃圾12大车,改变了小区人居环境。在职党员黄振涛是县法院法官,经常利用双休日开展法律援助,多次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成为社区法律咨询专家,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近三年来,北街社区未发生过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治安案件,没有出现到市以上集体上访、进京非正常上访和信访积案现象。(撰稿:安康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