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31期
(总第41期)
中共安康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4月23日
石泉县党员干部走近特殊人群问实情听心声
石泉县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党员干部走近基层特殊人群,问实情,听心声,力求征求意见广泛全面,查找问题深入准确,切实提高整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拜访病残老党员。全县因年老行动不便或因病因残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的农村党员约占10%,600人左右,为数不多,却具有村情熟、威信高、敢说话的特点。县委高度重视这部分党员的基本权利和应有作用,县级和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作表率,分头带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登门拜访,到老弱病残党员家中送上学习资料,讲解中央精神,介绍活动安排,当面听取他们对社情民意的反映,收集他们对整顿党风、转变干部作风的意见建议。
走访进城新市民。近几年,石泉以城带乡步伐加快,人口向县城集中趋势明显,目前县城有购房定居、经商暂住、务工“走读”、随孩子“陪读”等两万多“新市民”。这部分刚刚融入县城生活圈的群众,大多数还与社区、单位若即若离,许多问题无处反映和倾诉。为破解这一难题,县直各机关单位与社区联手、与用工单位联合、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向“新市民”问需求、听意见,把这部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纳入各部门、本单位活动整改内容。
探访大龄老工人。在全县4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背景下,一大批40、50人员因无技术、无资本、无体能而下岗失业,收入无保障、家庭较贫困。县经贸、人社、民政、住建、信访等部门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全面摸清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对老职工反映工业、城建、就业、社保等工作方面的问题和干部作风、机关效能、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意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研究,把“有则改之、尽力去办”贯彻到教育实践活动中。
察访偏僻贫困户。针对全县仍有五万多贫困人口、占总人口30%的县情,该县着力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增强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尤其注重听取贫困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全体县级领导、300多名科级干部及1000多名县镇机关干部,通过蹲点驻村包户形式,深入走访特困片区、重点贫困村和城乡贫困户,请这些很少有说话机会、不善说话、肯说实话的群众给各级机关、各级干部和身边的党员提意见,从而帮助各部门、单位找准问题。
踏访农村留守人。借助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改进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在原有已建立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关爱帮扶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机制完善和工作创新,动员1000多名党政干部和教师担任“代理家长”,组织县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党员与留守老人、妇女“认亲交友”。入春以来,全县众多党员、干部纷纷走近包帮对象,亲密接触新的“亲人”,诚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