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镇坪依托已形成特色的医药、食品、矿产、电力四大支柱工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使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后劲不断增强,仅今年第一季度不实现工业产值52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9.8%,托起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希望。
不断壮大骨干医药工业
镇坪县属全国四大药带之一,载入药典的中药材就达460余种,有“巴山药乡”之美誉,已成为陕西省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中药材产业是全县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为此,县上在将药材作为产业发展的同时,依托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药化面积5300平方米,被省上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又通过国家GMP认证达标的镇坪制药厂,以当地资源为主,生产国家四类新药葛根素,国家二类中药绞股蓝皂甙以及五味子、猕猴桃等系列饮品,新研发的“新鱼腥草素钠”生产线已安装调试完成,即将投入规模生产,“八宝素”进入临床二期试验。以此为龙头,正有力的带动着全县中药材产业玄参、黄连、鱼腥草等向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药材产业基地,管护和种植各类中长短生药材10万多亩,全力为群众做好收购、加工和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服务,使更多群众在基地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工业
该县丰富的畜牧、林果和农副产品,为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县上以生产镇坪特色腊肉为主的镇坪县美味佳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不断深化企业改制,现已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年消化商品猪达3万头以上、生产能力达1000吨以上的大厂,成为带动全县畜牧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已初步形成集生猪屠宰加工、分割肉处理、传统腊肉加工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此为龙头,加快绿色食品认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低温肉、分割肉、腊肉及绿色食品等系列产品,树立镇坪腊肉品牌和形象。围绕农产品打进超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引进开发甜糯玉米、水果萝卜等新品种,搞好板栗、核桃、香菇、木耳、猕猴桃、五味子等镇坪传统绿色食品深加工,提升加工技术,开发干山竹笋、蕨菜、橡子、压缩木耳、果酒、山野菜等产品,形成了以生猪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许多群众已成为基地的生产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强劲发展规模矿产工业
镇坪已发现各类矿藏34种,尤其是煤炭资源分布十分广泛,是矿产资源中的一大优势。截止2005年底,全县共有煤矿企业10个,其中正常运营的8个,在建矿2个;其中年产量达3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有4家,主要销往湖北、重庆及本市其他县区,市场供不应求。全县煤炭总产量均在3000万吨左右,实现营业收入也在3500万元左右,成为全县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为此,县上不断采取措施,对现有的煤矿、瓦板石等矿山资源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开采准入及技术条件,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矿产资源的地勘详查和开发利用工作,对重点区域的开发实行资源公示,推选公开拍卖、有偿转让等多种方式招商引资,实现优势开发;加强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提高准入门槛,扩张矿产工业总量,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在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形成镇坪绿色矿产开发经济集群。钒矿和精洗煤厂建设正在加紧进行。
快速发展电力能源工业
镇坪水能理论蕴藏量26.24万KW,可开发利用18.7万KW,干流南江河境内流长117公里。目前,全县在干流南江河上已建成三大峡、南江、红旗等28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6300KW。售电量达到1156万KWH,实现产值457.35万元。通过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武汉、浙江等地客商,建设双河口、浪河2座水电站,总装机4万KW,占可开发量的24.7%,目前两座电站正在抓紧建设之中,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开发方针,加快推进南江河水能梯级开发,竹叶关、樟树潭等电站建设项目正在招商引资,力争尽快形成水电能源基地,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变,达到良性互动,使载能工业壮大。同时,加快发展以本县水泥为主的建材和农科所为主的种子产业,以此带动农业快速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