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编委办公室践行群众路线,坚守政策法规,以动真格、下硬茬的“亮剑”精神,建机制、抓督查,强整改,用钢纪铁律、真督实查捍卫机构编制政策“红线”。
围绕“立”字,建章立制促规范
党的十八大之后,市编委办紧跟中省步伐,以机构编制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为目标,建机制、立本章,着力改善机构编制服务管理水平。规范机构序列和名称,理顺工作关系。规范标牌管理,明确制作样式、规格大小、字体选择以及制发程序;规范用编审批制度,建立编制人事联席会议和计划管理制度;创新联审对账机制,建立编制使用编委办、组织部、人社局、财政局四家联审、半年对账等制度,落实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相互配套的协调约束机制;重申政策规定,强调“一支笔”审批和“五不准”制度,严明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通过健全创新一系列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体系,为扎实开展机构编制督查工作打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学”字,狠抓教育强意识
找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阶段结合点,积极“向中央基准看齐”,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纪律意识,借助学习贯彻《解释》和《暂行规定》契机,全面开展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学习教育,召开专题会议,列入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内容,组织市直副县级以上,县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机构编制法规测试,共发放学习资料150余套,宣传单1200余份。安康日报社、安康电视台及市级网络媒体紧跟宣传,对机构编制纪律规定进行专题刊载刊播。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学纪律、懂政策、找问题,不违规的浓厚氛围。
突出“严”字,强化督查找问题
围绕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刚性要求,市编委办紧扣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这一关键点,组织各级各部门对照《解释》和《暂行规定》相关条款,开展自查自纠。联合纪委监察局、人社局、公务员局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市县执行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情况开展联合督查,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机关违规进人、不按程序选用干部”专项检查,直击问题,“亮剑”严查,通过“听意见、查资料、问情况”的方式,对县区编制、组织、人社三家台账资料进行核查对比,共查出超编进人、超规定设职数、超职数配干部等“三超”问题100余例,并现场登记、现场反馈,责令整改。
注重“效”字,督办整改抓落实
整改落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在督查工作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印发《督查通报》,逐县下发《整改函》,责令各县区召开编委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存在的问题实行挂号督办,销号整改,通过跟踪回访,电话督办的形式,力求整改事项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借势纠正了一批因体制改革造成超编进人、超配干部等老大难问题。认真受理机构编制“12310”举报投诉事项,对个别自设机构、超设职数、吃空饷等违规问题,及时深入现场督办,发出整改通知,限时整改,直至问题妥善处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