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采取三项措施,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以“培育万名党员产业大户,万名党员帮扶万名困难群众;每名党员为困难党员落实一个脱贫项目,帮扶一项主导产业,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教会一项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双万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党员承诺制,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一是认真调查摸底,找准帮带项目,结好帮扶对子。对全县212个村在册党员和贫困群众进行了调查摸底,在弄清党员产业大户的优势产业项目、规模,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发展产业的意愿、条件的基础上,分别确定培育对象和帮扶对象,并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具体做到“五个一”(一户一牌一卡一协议一制度)。“一户”即每名党员选择一项帮扶措施联系、帮扶一户困难群众;“一牌”即是设立《党员帮扶困难群众联系牌》,载明帮带项目、目标、措施等内容,分别悬挂在党员产业大户和困难群众门前,以接受群众监督;“一卡”即建立《党员帮扶困难群众活动记录卡》,即党员产业大户填写帮带过程及效果,由所帮扶的困难群众在卡上签字认可,以便接受检查;“一协议”即由帮扶双方签定《党员帮扶困难群众协议书》,明确帮扶项目、目标、措施及双方的责任义务等,使口头承诺的内容变成刚性约束;“一制度”即是出台《紫阳县党员帮扶困难群众评比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双方“违约”的责任形式。
二是明确责任,定期督查,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县委配套下发了《实施意见》,明确了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指导实施,村党支部具体落实,农村党员带头示范的四级责任制形式。要求县委组织部作为活动的领导机构,要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全县基层党组织开展此项活动,定期做好督促检查;要求乡镇党委作为活动的实施机构,要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及时协调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含乡镇长)、组织干部必须建立各自的活动联系点,每月到点指导开展活动2次以上;要求村党支部作为具体落实机构,支部委员带头抓示范,村支部还要做好软件资料的建立、收集及整理工作;要求各党员产业大户通过落实脱贫项目,帮扶主导产业,提供致富信息,教授实用技术等措施,千方百计地帮助困难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县委将此项活动的考核作为年度党建组织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适当提高其分值。配套实施党委书记定期向县委基层办、党建办或乡镇党代会就党建工作述职制度,要求将此项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其述职的重点内容。县委组织部制定活动专项督促指导办法,每月派出专门工作组对各乡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并以书面形式向县委汇报。
三是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县委组织部从部机关干部中抽调10名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分别到全县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驻村抓示范,作为县上的示范点。各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干部的示范点作为第二层次示范点。全县共建立110个活动示范点,通过抓示范,抓典型,为各乡镇均树立示范点3个以上,这为全面开展此项活动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面上的工作也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全面启动,通过调查摸底,全县初步确定具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产业大户3500户,共结成帮扶对子3500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4200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