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56期
(总第66期)
中共安康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5月30日
岚皋县探索建立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长效机制
岚皋县通过实施三类结对帮扶、完善三层联建体系、建设三级服务网络,着力构建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长效机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组织三类结对,干部上门帮群众。一是机关干部结对贫困户促增收。由县、镇机关干部每人包联1至3户贫困户或困难职工,开展送信息、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等服务,促其尽早脱贫致富。二是教职员工结对留守儿童送温暖。按照“1+1”或“X+1”模式,组织教职员工与留守少年儿童建立经常性互动机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其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医护工作者结对老弱病残保健康。以县医院科室或镇卫生院为单位,组织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老弱病残家庭,建立“残弱家庭档案”,开展定期免费体检,实行医疗费用减免、康复指导、药品发放等方式,减轻困难群众经济负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截至目前,全县2564名县、镇机关干部分别联系包抓了5000余户贫困群众,1360名教职工结对帮扶了2000多名留守儿童,581名医务工作者结对帮扶了800多名老弱病残群众。结对干部与结对群众随时联系、每月上门,在大病住院、子女辍学、意外灾害、生产关键节令、婚丧嫁娶、待业就业、家庭不和、邻里纠纷、防汛防滑撤离、代办手续”等十类情况必须到场协助。
开展三层联建,扎根一线转作风。一是领导联点。坚持每名县级领导挂联1个镇、1个新农村或包抓1个重点项目、负责1个信访难题等;每名科级领导确定1个村(社区)或1个非公企业、1个下属支部作为党建联系点。二是支部联建。实行每个机关支部联建1个村或社区、非公党支部。三是党员联帮。要求每名机关党员联系帮扶1名农村党员。全县29名县级领导和559名科级领导分别联系194个村(社区)、106家非公企业、39个“两新”组织,协助指导强班子、兴产业、促发展;216个机关支部联建154个农村、社区、非公党支部,共同培养产业大户、社区标兵和致富能人;2000余名机关党员结对帮扶1000余名农村党员,助其理清思路,解决困难,增加收入。
健全三级网络,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以县政务服务大厅为龙头,集中县直部门253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形成行政审批、资源配置、信息发布、效能监察、政策咨询、直办代办等为一体的综合政务平台,实现“一厅式办公、一次性办结”。二是以镇便民服务中心为重点,分类设置服务岗位和服务窗口,对管辖权限内的服务事项实行“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对需报经镇以上机构办理的事项进行初审、咨询和全程代办、协办。三是以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依托,实行“三委”班子成员每旬集中办公,一方面做好政策宣传、情况摸底、上下联络、代办协办等工作;一方面对管辖权限内的服务事项“一次受理、限时办结”,对需报请镇以上机构办理的服务事项提供初审、咨询和代办、协办服务。目前,全县建成1个县级政务大厅、40个县直部门便民服务窗口、15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5个农村片区便民服务站、19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基本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办事,为民服务“一站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