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路线教育 > 正文内容

    老地方结“新亲”

    作者:沈奕君 时间:2014-06-24 10:02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6月11日,平利县委宣传部的干部早早就起了床,当天,他们要到老地方龙门村去结“新亲”,这对他们来说,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
      龙门村位于平利县八仙镇,海拔2000多米,一直是宣传部包联的村子,从产业扶持到村级建设,从群众文化建设到精神文明创建,不少群众都在帮扶中,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此次“结亲”不比以往,所结的群众生活条件落后,都是五保户或者低保户,如何去结、去帮,多少让这些机关干部心中画了个问号。带队干部刘勇先打破了车子里的沉默,他说这次帮扶除了摸底,关键是从“扶志”做起,帮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王振华夫妇患有残疾,家中喂了三条猪,养了十几窝蜂,生活的挺不错,虽然他们患有残疾,但他们勤劳。距王振华家大约一公里路便到王贤贵家,看上去王贤贵精神比较消沉,因儿子患病,王贤贵已经有好多个日子没有休息了,部机关针对他的情况,以谈心和鼓励他树立信心,开了一张“谈心处方”。 同时帮他打听医保相关政策,鼓励他坚定信心,积极的想办法,为儿子治病。
      就这样,一户一户的走访,一家一家的查看,每到一户都要坐坐,从生产生活说到日常困难,从邻里之间谈到以后打算,干群的笑声留在这高山深处。
      “这些群众平时家中人少,干部们能来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比送他们点什么还高兴。”八仙镇副镇长伍红玲说。
      刘勇告诉随行的部机关人员,这些 “穷亲” 虽然住得远,有些生活还行,但是平时比较孤单,以后要常来看看。
      在走访前,部机关还在村委会针对梳理的问题,与村干部逐条进行对比分解,及时处理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承诺定期给予答复和解决。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平利县委宣传部扎实做好规定动作,精选自选动作,以“为民办实事 争做好干部”和“双万帮困”为载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提升机关干部及下属单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广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