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开通之际,为全面总结我省“丹治”工程建设成效,谋划好“十三五”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工作,应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的邀请,农民日报编委申保珍、农民日报科教周刊副主任李丽颖一行近日深入石泉县开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保保持调研、采访报道。
该县自2007年“丹治”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增进县民生福祉、普惠山区百姓的惠民工程,围绕“综合治理、防灾减灾,服务民生、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的治理目标,坚持做“固土保水惠民事”,以“净土清水促民生”,持续开展“加强水保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注重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经过7年的辛勤努力,该县“丹治”工程已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5.34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面积174,47平方公里,生态修复350.87平方公里。按照“尊重规律,尊重自然,重视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适地适树”的原则,已实施退耕生态林2500余公顷,退耕经济林2700公顷,荒山荒坡造林1.07万公顷,退耕还草24公顷,等高植物篱930公顷,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8%提高到75.8%,项目区水质均处于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清洁小流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水保清洁治理的石泉模式,全县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为今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顺利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省住建厅专家组对石泉县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进行初评[ 09-10 ]
下一篇:石泉县明确四项措施力推石紫岚沿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09-12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