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县四项举措确保汉江水质安全

    作者:李衎 时间:2014-09-18 17:47 来源:白河县 字号: 打印

      白河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汉江水质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强化水污染防治,力保汉江水质安全。水环境改善是汉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县通过“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用水”来确保汉江过境段及主要支流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以上水平。一是加强工业废水源头治理。抓好重点企业废水治理以及危险废物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日常监管,达到零排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以环保科技应用和技术集成,推动企业科学治污;继续加大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从源头治理工业废水。力争到2015年,县城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安全处置率达90%以上。二是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管网建设改造力度,做到雨污分流,污水全收集,确保县城污水处理厂稳定正常运行。进一步规范完善县城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探索并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和定量收费制度。今年汉江沿线重点镇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启动冷水、西营、构扒、茅坪4个集镇垃圾处理工程和中厂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及构扒、冷水、茅坪3个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对于沿江沿河地势低洼的移民安置点,采用修建化粪池、自吸式抽粪车收集污水的办法送至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同时,推广“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确保年底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6%以上,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各镇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把好畜禽养殖业准入关,划定本区域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确保今年年底前8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配套完成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设施,同时使污染物消减率达70%以上,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以镇村为主体,配套建设沼气池,实行资源化利用。
      全力加强治理监管,严防水环境污染。一是严格项目准入。按照“以新代老、增产减污、总量减少”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机制,严把项目审批、验收关口,凡是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的项目,不得核准、备案和审批,不得批准用地、给予贷款。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坚决做到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对环评未批准而擅自开工建设、施工过程中擅自作出重大变更、未经环境保护验收而擅自投产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我县重点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二是严抓专项整治。对环境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三是严防污染事故。深入排查重金属、危化品、有机有毒、持久性污染物、尾矿库等风险源的环境安全隐患,健全完善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严防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水环境污染事件。
      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着力构筑绿色屏障。一是抓好生态修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以及“开发一块、绿化一片”的要求,在矿产、水能、林业资源开发及开石取土等过程中,同步落实生态恢复、水土保持措施。二是抓好植树造林。以汉江绿化治理、千里绿色长廊建设为重点,以发展茶叶、木瓜产业为突破,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巩固造林成果,力争到2015年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4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生态美、城乡美、和谐美、产业强、百姓富、保障好”的总体部署,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在全县分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形成水质保护强大合力。一是建立守水有责的“河长”负责机制。为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保障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确保县境内汉江水质达标。我县实行“河长”负责制,县长为全县总河长、分管环保和水利的副县长为责任河长,各镇镇长为辖区河长、各村村主任为村境内巡河长,各级河长是辖区内水质保护的责任主体,对辖区河(沟)流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负责。同时,将汉江水质保护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并对于出现严重污染水质事件的相关镇、部门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建立联防联控的执法机制。成立了汉江水质保护联合执法工作组,整合执法资源,形成执法合力,今年以来,集中开展联合执法3次,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查处案件16起,对违法行为实行抱拳打击,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执法效果。三是建立两县共治的协调机制。我县与汉江对面湖北郧西县共同担负着汉江出陕、入鄂的治理责任,我县主动与郧西县沟通协调,建立了有效的协调治理机制,共护一江清水入库。四是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保护母亲河”、植树造林、绿色创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良好氛围,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确保汉江水质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屈孝旭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