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茬次教育实践活动中,镇坪把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重要内容,在全县78个村、4个社区党支部中确定了20个村(社区)为整顿对象,借力“三联全覆盖贴心服务工程”载体,以集中整顿开启升级晋位,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
多方发力治“软”。一是常委联点指导。9名县委常委各确定一个后进支部为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作为常委联镇的重要内容,督导各整顿工作组认真履行职责,把活动联系点建成党建示范点。二是党委集中整顿。明确各镇党委主体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完善软弱涣散党组织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后进支部晋位升级。三是联村部门共建。依托“三联全覆盖贴心服务工程”,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76个部门选派191名科级后备干部组建76个工作队,以后进支部为重点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规范村级党务,提升基层党组织履职能力。
固本强基治“弱”。一是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对全县78个村级班子从班子整体结构、运行情况、工作成绩、服务群众等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二是针对基层党组织班子政策理论水平低的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以政策理论、先进典型、民主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对20个后进支部负责人“开小灶”,针对“软弱涣散”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累计培训200余人(次),为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添加了“催化剂”。
建规立矩治“涣”。一是推行工作时间考勤制。村两委领导每人每月上班时间不少于22天,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每个工作日至少有1名村干部在村公房值班,方便群众办事。二是推行为民服务清单制。对所有便民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将公开办理事项所需资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以及责任人、办理部门、联系电话、举报电话等所有内容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和效率。三是推行目标责任考评制。对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任期目标、年度目标实行责任管理和分级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党员民主评议、干部绩效工资挂钩。
谈心诫勉治“散”。一是针对基层党组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弱化问题,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第三茬次“五访五问五解”工作安排,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在班子之间、党员之间揭短亮丑摆问题,镇党委主要领导与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与党员开诚布公、诫勉提醒,做到把思想谈透、把问题谈透,消除了隔阂、增进了解目的。二是把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贯穿于集中整顿全过程,着力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机关事业党组织“效能不高”、企业党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不大”、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力等问题。目前是,20个后进基层党组织已解决各类突出问题60余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