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路线教育 > 正文内容

    汉阴整改交出好答卷

    作者:余龙全 文毅 杨波 时间:2014-10-17 14:13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汉阴剑指“四风”,“三问”党员干部,一大批事关群众疾苦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党风为之一新,群众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冷暖疾苦有人操心挂怀。

    重拳整治“四风顽疾”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集中开展4个方面43项政治工作,压缩会议21%,压缩文件19%,压缩评比达标表彰12%,压缩“三公”经费1518万元,化解信访积案27件。查处“吃拿卡要”、“慵懒散拖”问题2起、处理2人,查处落实惠民政策优亲厚友问题1起,处理1人。县乡村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中心205个,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项,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的单位42个。
      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滥建楼堂馆所,清退公车18辆,清退办公用房6143平方米。对56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顿,对21个后进村民主公开、村级财务管理进行了清理。同时,加大力度整治公款送礼、吃喝、奢侈浪费和节日期间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

    “三问”拉近干群距离

      为什么现在交通通讯便捷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为什么现在惠民利民政策好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却多了?为什么现在工作条件优越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却弱了?——县委围绕怎样做好人民公仆,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三问”,拧紧思想开关,拉近干群关系。
      活动期间,该县共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用于三级便民网络建设,全县40个部门的352项行政审批项目及相关事业性收费项目已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共78个服务窗口全部对外开放。全县共新建1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20个流动党员服务站,近1000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领岗服务。

    倾力解决民生难题

      整合多方资源,大力解决群众住房就医等民生难题。对城市拆迁户安置建房实行“零”收费,拿出100余套公租房作为临时安置用房,为企业和农民减负300余万元。开工了凤台新区公租房520套,实施了龙岗公园续建等一大批实事工程、惠民工程。制定下发《2014年汉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方案》,其中规定三种情况下的部分费用定点医院要替患者埋单,县内二级医院单病种执行率不得低于20%,超出包干标准的费用由医院承担。同时还注重树立卫生行业新风,在全县首次评选出15名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美村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圆满“收官”之际,一股为民务实清廉之风已在“三沈”故里悄然兴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广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