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岚皋从群众需求出发,积极构建党员干部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长效机制,建立县有大厅、镇设中心、村建服务室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领导联点、部门包村、公职人员包户的三级包联体系,“县级领导评议包联镇和包村县直部门、镇与包村县直部门互评、群众评议包村部门和包户干部”的三级评议工作体系,倒逼干部明确职责任务,找准角色定位,主动联系群众,全程优质服务。
夯实三级包联责任,逼出主动性。全县588名科级以上领导联系194个村(社区)党组织帮发展,88个县直部门包抓122个贫困村促脱贫,2500余名县镇机关干部包联42000余户群众搞服务,1360名教职工结对2000多名留守儿童送关爱,581名医务工作者结对800多名老弱病残群众保健康,每名公职人员头上都有包连责任,每名群众都有干部联系。各包连主体的联系方式、岗位职务、包连任务、联系次数、投诉电话均在镇村公共场所公示,让群众监督包联工作落实。各包联干部“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每季度至少上门一次”,结合自身岗位优势和业务特长,主动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自觉上门帮办各类事项。今年以来,三级包连主体累计与群众联系见面80余万次,帮助村组硬化连户路580公里,新(扩)建活动场所48个,培养村级后备干部581人,收集民情信息5000多条,代办协办各类事项2.5万余件次,帮办实事8000多件。
健全三级便民机构,逼出高效率。针对群众办事找不到门、跑冤枉路的现象,全县建立三级便民服务机构,明确县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各县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门受理、内部运作,具体审批环节由服务中心确定接件窗口牵头领办,群众只需等取结果;各镇服务大厅制定“帮办代办清单”,对管辖权限内的事项实行“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对权限以外的提供全程代办协办;各村便民室采取村干部坐班办公,专(兼)职代办员全天候受理群众委托事项。到目前,全县建成县级政务大厅1个、县直部门便民服务窗口40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15个、农村片区便民服务站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194个,累计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2万余件,时限内办结率99%以上,平均缩短审批时限10个工作日,审批流程缩短率达到50%以上,群众咨询政策、办理各类证照手续,基本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
推行三级评议办法,逼出战斗力。三级评议体系对干部包联和便民服务工作每半年民主评议一次,综合形成年度考核结果。考核成绩靠前的单位和个人,县委给予表彰奖励和提拔使用;连续两次民主评议或年度考核处于末位的单位和干部,实行谈话诫勉;连续三次民主评议或年度考核处于末位的,追究镇和部门主要领导、直接责任人工作责任。考核结果严格运用倒逼干部高密度联系群众、零距离优质服务,群众困难第一时间到场帮助,邻里纠纷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今年到目前,全县各类到县信访人次较往年同期减少21%、到市信访减少10.6%;元至九月,共排查出信访矛盾589件次,就地化解325件次,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事项不出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