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交车很漂亮,安康近年来发展很快,城市越来越繁华,市民出行主要靠公交,首班车时间可以不变,末班车时间,冬夏应该有个变化,实实在在惠民。”
“今个早上也看到了,激动很,哪天也去体验哈。”
“希望咱安康人的素质也能上一个档次。”
“比原来的旧车好多了!政府给力!”
这一句句烫心窝子的网友留言,无疑是对城区公交改革最好的褒奖。
车辆陈旧、服务水平低、公交线路覆盖面少……,不仅是群众多有诟病,每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议意见也不在少数。有人说这是块烫手山芋,不要去碰。也有人说这是块硬骨头,不好啃!“……领导本身就是解决困难的,没有困难还要领导干什么?必须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坚决推进公交改革。”市长徐启方对城区公交改革提出硬要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心城市公交体制改革,将其纳入向市民承诺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十件实事”,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徐市长多次调研,亲自安排部署;常务副市长王安利、副市长赵俊民多次召开会议,直接抓落实。市交通局结合建议、提案办理和群众路线教育,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城区群众出行难。
一改过去个体承包经营体制,整合公交资源,建立“政府主导、综合衔接、公车公营、管理规范、人民满意”的城市公交体系,形成国有控股、集约经营、公益优先、市场运作的新机制。今年元月以来,政府投资先开通了高新区连接中心城市的2条公交线路,投放大型天然气公交车辆18辆。5月,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新采购60辆大型天然气公交车在1、2、3、6、8路投入运营,报废原有老旧车辆58辆。前不久,又针对市民反映的站点缺失及设置不合理等情况进行梳理,协调市住建局修改到位,将4路、高新2路分别延伸至供销车站和兴华铭城。定期举办驾驶员安全生产、文明服务点评会,启动开发公交金融IC卡系统,力争2个月内投入使用,尽快完成国有控股公交公司组建和剩余公交线路经营权及车辆回购,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黑车”非法营运、出租车拒载、拼客、不打表等问题群众深恶痛绝。交通部门积极推进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将由原汉滨区管理的城区公交出租车管理权限上划市级统一管理,落实编制和人员。印发《中心城市出租车运营改革实施方案》,新组建2家公车公营出租车公司,投放出租车130辆,出租车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归一,主体责任由企业承担,对驾驶员实行员工化管理。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向市民发放拒乘“黑车”倡议书,查扣“黑车”160余辆,现场检查出租车1500辆次、纠正违章335辆次,受理投诉312起,核实违章车辆200起。
据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聂小波介绍,下一步,将按80万人口城市构架,编制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将瀛湖风景区、月河川道和中心城市区域纳入其中,规划范围450平方公里,对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实行城乡公交链接。到2020年,基本实现居民无需换乘可到达城区75%的区域,一次换乘可到达100%的区域,极大方便群众出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