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古来即蕴含平安吉利之意。
平安从哪里来?在中国最美乡村平利,8年“平安建设”为平安呈现耀眼光彩。
平安节点:“第三方调处”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20年啦,邻里矛盾一直是我心里的疙瘩,现在终于打开了。”8月13日,经平利县重大矛盾纠纷第三方调处中心工作人员耐心调解,城关镇五峰村谢某与邻居洪某握手言和,20年房屋界线纠纷终于烟消云散。
走进平利重大矛盾纠纷第三方调处中心,“受理、告知、分流、调处、终结、反馈”工作流程图映入眼帘。随手翻开案例记录,长安镇柳坝村民在安哥拉务工意外死亡赔偿案、八仙中学同学故意伤害案、三阳镇兰家垭饮水纠纷案、宝鸡市陇县村民到平利务工工伤案,一个个纠纷,一个个矛盾都圆满化解。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出多元性、群体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有些重大矛盾纠纷运用传统调解手段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也难以实现案结事了。平利县综治办主任曹修斌说:“为破解重大矛盾纠纷化解难题,围绕‘党政领导、司法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初步建立起一套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第三方调解为主体,以行政、司法调解为补充的重大矛盾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
平利县第三方调处中心,将“理性、平和、公正、文明”的人本理念贯穿调处始终,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医患、交通事故、城镇和重点项目建设、校园安全等领域,成立了6个专业调委会,从调解引导、联调联动、纠纷预防入手,规范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在县一级建立调处中心的同时,在11个镇以司法所为平台建立专业化调解庭,在167个行政村(社区)建立标准化调解室,全县现拥有人民调解员1004名、调解信息员1200名。2000人的矛盾调处“铁军”,利用情感接待、政策破解、换位思考、案例借鉴、平衡心理等调解方法,先后成功化解陈案积案和复杂疑难重大矛盾纠纷59起,无一例事后反弹和重复信访,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定纷止争的目标。
平安基础:“一村一干警”
安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以来,城关镇龙古村因炮损、震损引发了多起涉企纠纷,驻村民警王雪洁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利用和老百姓拉家常的机会,经常性疏导群众的负面情绪;一方面和镇村干部一起向项目施工方积极争取资金补贴,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确保了高速公路的顺利施工。
龙古村支部书记洪余清说:“以前只知道王雪洁是全省的优秀巾帼警官,想着她办案是把好手,没想到处理村里事务也是个好样的!经过她的几番努力,群众搞清了补偿标准,获取了资金补贴,心里的气儿顺了,矛盾纠纷自然迎刃而解。”
王雪洁是平利县推行“一村一干警”机制的一个先进典型。“一村一干警”机制适应发展需要、顺应群众期盼、富有时代特色,其亮点在于通过整合干警资源、改进服务方式,从源头上预防了社会矛盾的产生,从根本上密切了党群警群的关系。为确保该机制有效推行,平利把全县分成四个片区,由公、检、法、司四个部门分别包联一个片区,每个片区落实一名县级领导包挂,每个镇落实1名政法部门班子成员包抓。联村干警定期深入各村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普及法律知识,收集社情民意,征询群众建议,帮扶群众困难,化解矛盾纠纷,培训群防队伍。同时在各村醒目位置悬挂标示牌,设置公示栏,将驻村干警的照片、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予以公布,与群众形成了便捷高效的联络沟通平台。
“一村一干警”机制推行以来,平利累计派驻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干警、法律服务者、律师共189人。11个镇167个行政村“一村一干警”工作室全部挂牌运行,其中30个农村警务室被命名为省级一级警务室,29个农村警务室和1个社区警务室被命名为省级二级警务室。今年以来,全县干警先后化解矛盾纠纷207件,提供法律咨询、代书等法律服务210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件,到村开庭、调解、执行案件65件,进村入户开展法律宣传活动80余场次,发放法律知识宣传资料4万余份,法律宣传受教育群众达16.78万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平安活力:“全员创平安”
元月某天,司机王某到老县水泥厂装货,车内2300元被盗。这一幕,被监控“天眼”清晰地捕捉到了。民警通过监控录像寻踪觅迹,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邹某。
破案之所以能这么快,得益于平利“天眼工程”。平利县先后在城区商户店铺安装视频探头154个,农村小视频探头587个,内部单位1044个,养殖户、种植户视频72个,实现了360个视频与派出所和县局指挥中心联网,202个视频与市局联网。视频监控网络的有效运行,为平利平安和谐稳定发挥了巨大效能。
“天眼工程”,只是平利县“平安”创建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近年来,平利县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安民共进,严防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整治治安突出问题,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加强公共安全监管,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
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抓住入户走访、公告公示、分析预测、综合论证“四个”关键环节,对全县10大新建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重视初信初访办理,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实行重点对象领导包案制,建立每周一县级领导坐班接访制度,完善信访公开听证和终结机制,逐步消化清理信访积案。
巩固“853”工程成果,完善视频监控、街面巡防、群防群治、边界查控等防控网络,筑牢县、镇、村三级治安防线,建成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警务信息化为支撑的打防管控一体化新型治安防控体系。
壮大辅警、保安、巡防员、综治协管员、治安信息员、红袖章志愿者、治安中心户长等群防群治队伍,形成群防群治与专职巡逻巡防联动的格局。
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制定平安创建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时间进度,通过抓城区带社区、抓全镇带村组、抓单位带系统,实现城乡互动,整体推进,确保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单位列入创建规划,使平安创建的参与率、覆盖率达到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