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133期
(总第143期)
中共安康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1月13日
一场民意的大考
——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眸之三
秋色起舞,大地飞歌。
一组数据如报捷号角鼓舞人心:较上年同期,全市压缩会议26%、文件21%、“三公”经费24%,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67人因违反作风禁令受到处理……
一组镜头如流金阳光暖意融融:60辆新能源公交车集中交付使用,4500套保障性住房钥匙发放到户,万名机关干部进驻489个贫困村实施精准扶贫……
变化,源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而扎实推进的整改落实,让这种变化愈加清晰深刻。
领导带头,凝神聚力倡新风
群众看整改,首先看领导干部;基层看整改,首先关注常委一班人。
活动中,全市共梳理确定整改任务19333项,其中市级领导班子确定了167项,县(区)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确定了19166项,目前已整改到位13703项,正在整改落实5376项。
市委常委班子始终坚持以上率下,以“万人提意见、点问题、评作风”助推教育实践活动,带头作出“争做八个模范”的公开承诺,确定了50项整改任务、24项专项整治任务,全部由常委牵头。市委办公室一月一督办,扎实推进落实。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青亲自审改市委常委会班子的整改方案,带头落实省委《关于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地安家的意见》,主动将妻子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调到安康市疾控中心工作。12名市委常委积极认领整改任务,以牵头包抓和销号管理的方式逐项推进,其中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责任领导的整改事项达到10项。
榜样示范就是无声的命令。
各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分别选择1个县(区)、市直单位和1个县直单位、1个镇办作为二三茬次活动联系点,认真协助解决活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一级带着一级改,一级做给一级看。
市长徐启方进村入户到社区,问计发展、督促整改,推动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和影响民生的“短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鲍永能认真指导市妇联、石泉县及其县医院、北街社区等单位开展活动,推动其建成活动示范点。
各县区、部门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以身作则,带头整治文山会海泛滥、“三公”经费开支过大、超标超配公车和办公用房、领导干部天价培训等问题,狠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舞台上的奢华”“会所中的歪风”,全市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自觉辞去企业兼职73人次、社会兼职4人次。
领导带头、班子示范,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了上行下效转作风、沉一线、接地气的浓厚氛围,将整治“四风”的风暴不断向纵深推进。
剑指沉疴,开门整改除顽疾
抓整改,贵在“真”,重在“实”。
在狠抓中央部署的“7+4”专项整治任务基础上,我市从整治“地方病”“行业病”入手,狠刹干部打牌赌博、缺勤脱岗、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吃喝、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五股歪风”,在项目管理、执法监管等部门、行业开展“八大行风”整治,同步跟进监督检查,力促抓一项成一项。
——整治形式主义,共整合内部刊物、简报44种、停办19种,全市性考核项目压缩到年度目标和双创工作2项,重大节庆活动精简到1项,各类会议同比减少23%、文件压缩21%、评比表彰活动减少20%。
——整治官僚主义,共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00件,查处“吃拿卡要”问题104件150人;精简议事协调机构30%,清理“吃空饷”32人,查处干部“走读”5人;查处征地拆迁、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191起237人。
——整治享乐主义,共清理在建办公用房和楼堂馆所项目40个、停建12个,清理清退公务用车280辆,清理办公用房面积10.46万平方米,普遍做到“零持有”会员卡。
——整治奢靡之风,共查处违规购卡单位4个、宿办楼项目越权审批4个、违规持因私护照出国境干部5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5起,对27个单位公款接待消费情况进行了约谈。
专项整治祛顽疾,务实新风扑面来。
汉滨区查处“四风”案件45起,给予党政纪处分166人;旬阳县排查城乡低保错保743人、漏保289人;紫阳县关闭村干部自办家庭麻将馆22个……
岚皋县规定领导活动新闻每天不超过2 条且单条时长不超过120秒;汉阴县将352项行政审批项目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市直医疗单位主动上缴“红包”31人次3.2万元……
通过“四风”问题重点整治,干部离特权远了、离群众近了,奢侈浪费少了、勤俭节约多了,党风政风新风扑面,赢得了群众真心点赞。
标本兼治,立破并举谋长效
着力治标,更重治本。
市委对构建改进作风制度体系高度重视,既贯彻问题导向、立行立改,又着眼长远、建章立制,力促标本兼治。目前,已清理完成撤地建市以来下发的规范性文件475件,制定出台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意见》等制度,修改完善了《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简报的十五条措施》等制度,在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治理文山会海、推动目标责任考核争先进位等方面建立了6项长效机制。
市委还出台了《关于连心为民服务群众的意见》《关于学习推广紫阳县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的决定》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文件;建立了教育实践活动中接访、登记、交办、承办、督办和反馈制度,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1435件,办结10337件,移送司法机关99件,息诉罢访36件,办结率达96%。
距“四风”越远,离群众越近。
各县区、各部门把建章立制作为整改见成效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对抓工作落实、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党内生活、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筑起反对“四风”的制度“堤坝”。
另一方面对规范会议文件、宣传报道和评比表彰以及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干部“走读”等具体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从制度上降低行政成本,铲除“四风”滋生土壤。
汉滨区建立分类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石泉县实行驻地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领岗服务群众、宁陕县深化连心工程、旬阳县对党建载体活动做出明确规定……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建制度3792项、修改完善5941项、废止制度473项,全维度筑起了防止克服“四风”问题反弹、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常态长效机制。
以民为本,善做善成惠民生
群众怨什么、盼什么,市委、市政府就改什么、做什么。
——破解“上学难”,下决心推进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实施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五校北迁”,对12 所学校进行迁建和改扩建,预计财政投入10亿元以上。
——破解“看病难”,加快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进度,北迁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开工乡镇卫生院56个、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室)132个。
——破解“出行难”,投入2000多万元推进公交体制改革,更新投放出租车130辆,投放新能源公交车60辆。建成启用城北客运站,新建高客站投入运营,城东客运站即将建成。
——破解“环境差”,完成55个双创环卫基础设施和市场建设任务,金州广场提升改造、汉水龙舟文化园、西城阁、高新儿童乐园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投用。
实事办到群众“家门口”,作风转在群众“心坎上”。
市县出台惠民政策479项、便民服务措施6377项,新建便民服务中心2146个,为群众办实事8万余件。减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项目76个,查处“三乱”问题26起,涉及金额61.76万元,处理33人。
镇坪县191名科级后备干部组成76个精准扶贫工作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平利县1488名党员干部职工为1500户低保家庭捐赠钱物52.46万元;白河县 出台便民服务措施204项,为群众办实事6467件……
市公安部门开展“打盗抢、防诈骗、破小案、暖民心”百日会战,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89起、追赃2178万元;农业部门抽调1093名农技干部进园区、进企业解决具体问题;水利部门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开展水政执法,严打乱采乱挖乱建、毒鱼炸鱼电鱼……
服务群众不设“终点站”,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全市4.5万名党员干部正以清新作风、踏实作派,在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征途中扬帆启航、奋力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